浙商参考
郑继文:新作:《风光无限》
时间:2006-04-12 16:47:49信息来源:点击:1218 加入收藏 】【 字体:

无限风光

——浙商沈爱琴传奇之旅

郑继文著

扉页——

厚德载物

目录

引言:走进一个传奇

第一部分:青春飞扬

第一章:生于蚕桑世家

第二章:草屋中的婚礼

第三章:从“第一”做起

第二部分:破茧冲天

第四章:见不到阳光的工厂

第五章:面对1975年凛冽的秋寒

第六章:拿命拼出的“四千”精神

第七章:严格的工厂和抢着要进的村民

第八章:笑对“绝症”,成功跨越

第九章:深谋远虑的设计师

第十章:这个项目做不好是要枪毙的……

第十一章:精彩的世界  高远的目光

第三部分:产业宏图

第十二章:代言中国丝绸

第十三章:杭州女装的报春花

第十四章:生物科技,突破发展瓶颈

第十五章:文化商城,一个亿写成一本书

第十六章:巧运资本之手,并购上市公司

第十七章:马良神笔,书写南方家园

第十八章:医疗产业,梦想腾飞

附:万事利产业结构图

 

第四部分:万事和谐

第十九章:复杂小社会,和谐大家庭

第二十章:天上下来的好媳妇

第二十一章:情深意重的董事长

第二十二章:为社会尽责,为大家打工

第二十三章:一路前行,风光无限

    附:万事利大事记

后记:故事永远精彩

 

 

铁瑛

改革开放以来,在波澜壮阔的经济大潮中,浙江大地涌现了一大批创业能人。他们充分领会中央政策精神,以苦干和实干的精神,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翻越千山万水,吃得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克服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演绎着这个伟大时代一个又一个新的传奇。

沈爱琴同志是这一代“浙商”的代表。她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将一个原始落后的小厂打造成资产数十亿,员工近5000人,涉及丝绸纺织、服装、生物科技、医药、文化商城、南方家园建材连销商城等多个产业的现代化企业集团。她创建的万事利丝绸是中国丝绸行业惟一的国家驰名商标,是中国丝绸的一面旗帜。万事利生产的高档丝绸内衣曾作为国礼馈赠参加2001年上海APCE会议的各国国家元首,她率领的黄河之梦丝绸时装演出队在随江泽民同志访问美国的活动中连续演出多场,展现了中华丝绸丰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魅力,在美国引起轰动。朱金容基同志2001年曾在浙江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称赞她为“沈爱宝”,中国丝绸之宝。她经营十余年打造的万事利品牌女装扬名中外,为杭州女装之都的建设添加了重要砝码,而她创办的华东第一、全国领先的文化商城也为浙江文化大省的建设锦上添花。她在创办企业的同时,一直不忘回报社会,勤勉地为社会服务,为当地居民和地方政府解决了不少困难,做了很多实事。她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她三十年来秉承“和谐创业”理念,将工厂这个复杂的小社会打造成温馨的大家庭,与党中央创建和谐社会的构想息息相通,也为中国式的企业管理提供了一个富有人性化特色的范本。

我在担任农业部长期间,曾多次到万事利集团视察和调研,对万事利这家中国乡镇企业的模范单位了解颇深。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沈爱琴投巨资在全国率先引进国际先进的喷水织机项目,农业部配合这个项目进行了一些开拓和突破性的工作。1992年,沈爱琴投资两个亿,率先引进国际上最先进的德、意大利、荷兰等国的印花和印染生产工艺、设备和关键技术,使万事利又成为在丝绸染整上全国唯一、国际领先的生产企业,提升了中国丝绸的产品档次和质量水平,为中国从丝绸大国到丝绸强国的转变迈出至为重要的一步。我对沈爱琴同志一心创业勇往直前的胆识气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万事利能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发展为今天的产业集群,沈爱琴同志居功至伟。

在三十年的创业历程中,沈爱琴始终以旺盛的精力和饱满的热情不断开拓,锐意进取,一直站在时代的前沿,与时俱进。展现了一种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诚信务实的精神,难能可贵,值得挖掘和推广。

近年来,浙江省文化大省的建设工作引人注目,提炼浙江精神是浙江文化大省建设的重要内容。而新一代浙商的创业精神是新时代浙江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沈爱琴同志率领万事利集团的发展历程,正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缩影。她的创业传奇脍炙人口,荡气回肠,令人赞叹。将这样的传奇经历搜集整理,刊行于世,既可以激励和教育今人,也可以传于后世,在后代子孙中得以保持和发扬,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

是为序。

2005年8月

 

 

引言:走进一个传奇

 

登陆互联网,搜索,关于沈爱琴的信息有2201条。我们看到社会这样定义沈爱琴——中国丝绸传人、中国十大女富豪、全国100首富、中国优秀企业家、全国劳模、全国三八红旗手、紫荆花杯杰出中国企业家成就奖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万事利集团公司董事局主席。

接着搜索“中国十大女富豪”,这些女富豪中,除了产业有海外背景的“紫檀大王”陈丽华外,沈爱琴是其中年龄最大、学历最低的一位。

然后搜索沈爱琴掌管的万事利集团,得到7759条相关信息。这是由丝绸服装、文化产业、生物科技、房地产、医疗五大产业构成的产业集群,下属的丝绸纺织、染丝印花、科技研发、服装、进出口、文化商城、生物科技及南方家园连锁建材五金房产物贸商城等二十多家子公司组成了一个体系完整的方阵,资产规模达二十多亿,在职员工近三千人。

接下来是一大串让人眼眼花缭乱的荣誉和衔头:中国服装百强、杭州女装十强、中国丝绸行业唯一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中国最具时尚品牌、2001年上海APCE会议外国元首丝绸内衣礼品制造商、2008年北京奥运会丝绸礼品特许经营获得者、随江泽民出访美国并引起轰动的“黄河之梦”丝绸时装展示、数百项尖端丝绸产品和专利技术持有人、中国丝绸博物馆高档收藏品生产人。

这些年来,在国家产业整合的急风骤雨中,中国丝绸纺织行业经历着空前激烈的冲击和洗礼,一家家历史悠久规模巨大的企业带着它响当当的名头一个个轰然倒塌,整个行业风雨飘摇,墙倾楫摧。但是,就是在这一阵阵不绝于耳的倒塌声和扼腕叹息声中,万事利却昂然矗立,所有子公司连年赢利,无一亏损,并且日益强大!

人们惊叹:这是经济困境中发生的又一个奇迹!

而当你知道这一切不过是沈爱琴带领二十来位刚放下锄把的农民,利用十来台国营工厂淘汰下来的旧机器起步,筚路蓝缕,用三十年的时间一点点开创发展而来,你会觉得这更像一个传奇。

走进这个传奇,在时间和空间的坐标中循着它的轨迹细细探寻,你会感到奇迹的发生并非偶然,它的每个横切面都是一幅动人的画面,这些画面串连起一个个扣人心弦、充满曲折艰辛、荡气回肠、以致催人泪下的故事……

 

 

第一部分  青春飞扬

 

 

蚕桑世家

烬火传薪

起于毫末

合抱参天

厚德载物

君子立行

(注:蓝色字体部分请设计为单独一页)

 

 

 

第一章:生于蚕桑世家

在蚕房长大

1945年,杭州市笕桥镇一户姓沈的大户人家生下了一位女婴。这位女婴是沈家的长房长女,她的出世给长期沉闷的沈家带来了些许生气,大家都希望这个孩子能振奋积弱已久的家族,重现昔日的兴旺辉煌。当时谁也没想到的是,这位女孩不仅振兴了沈家,更是迭创奇迹,树起中国丝绸工业的一面大旗,带动了中国丝绸的发展。被公推为中国丝绸传人。

笕桥古称“茧桥”,南宋时因是杭州的蚕茧交易中心而得名。同时又是丝绸之府杭州的两大生产中心之一(另一个在现杭州城区新华路附近)。其邻近的闸弄口机神村古时就建有机神庙,供全城织工祭祀供奉。自古以来就是“机杼之声,比户相闻”,“织绣之工,曲尽其巧”,“都民仕女,罗绮如云”,“习以工巧,衣被天下”。

笕桥沈家是蚕桑世家。他们有自己的桑园,蚕房和织机在笕桥镇首屈一指,蚕丝和丝绸面料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东洋。工贸一体的经营方式极其灵活,赢利丰厚,在清末民初盛极一时,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这样一个大家的当家人,沈爱琴的太公沈掌毛胸怀宽厚,待人友善,在乡邻中有很高的名望。

上世纪初叶,中国内忧外患、战乱频仍,沈家的经营贸易大受影响,又惨遭土匪洗劫,元气大伤。沈家产业渐渐难以为继。到1945年沈爱琴降临人世时,苦苦支撑的沈家已是一副破败之相。

沈爱琴在蚕房中长大。家里二十多间大房子层层叠叠摆满了养蚕的竹匾,她看着蚕宝宝出生,由一个个小黑点渐渐成为白白的小东西,在一片片嫩绿的桑叶上摇头晃脑;她看着大人们每天一大早不停地将地里的桑叶采回来,晾干后细心地放在一匾匾蚕箩上,她会欣喜地听着蚕宝宝吃桑叶汇成的丝丝声响;看着它们一天一个模样地长大。收获时节,又看着家人把架子密密麻麻地搭好,将蚕宝宝一个个送上山,看着它们细致耐心地织成茧,由玲珑剔透渐至雪白晶莹。又看着一个个茧子缫成丝,在家人的巧手下织成美仑美奂的丝绸。

这神奇的一切让年幼的沈爱琴如醉如痴。

更让她痴迷的是夏夜时分,坐在家里大大天井的柿子树下,听着奶奶摇着大蒲扇,讲着蚕宝宝的神奇传说。在一个个蚕宝宝的故事里,她明白了做人得积德行善,明白辛苦的劳动能换来美好的生活,更明白蚕宝宝是活的珍宝,蚕丝织成的丝绸是世上最美的织物。是中国人祖祖辈辈最爱惜最宝贵的东西,一代代的先人们用数不尽的聪明和心血将它做得越来越好,越来越有名气,连外国的国王都份外稀罕,用最贵重的财宝来跟我们交换。

再大一些,沈爱琴又渐渐知道了沈家和丝绸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沈家世代以蚕桑丝绸为业,一辈辈沈家人的心血智慧和汗水都凝结在丝绸上,老太公一个儿子还因为丝绸丧命。但沈家从来没有放弃丝绸。沈家靠丝绸立业养命,又把丝绸越做越精美,连日本人也认可沈家丝绸。沈家儿孙的身家性命,都得跟蚕桑丝绸缠绕在一起,密不可分!

就像命中注定沈爱琴要成为沈家第五代丝绸传人,她在蚕宝宝的围绕和蚕宝宝的故事熏陶中一天天大起来,蚕和丝绸成为她一天也离不开的东西。才四五岁的样子,她就学着大人的样子每天打扫卫生,照料蚕房。再大一点,关于养蚕缫丝和纺织的知识就日积月累地一点点多起来。她觉得自己生下来就是该跟蚕桑丝绸打交道的人。她梦想自己长大后,要织出世上最华美最高贵的丝绸,让全世界的人都赞叹不已。

世上难道还有比这更好的事情吗?沈爱琴问自己。

我一辈子都做这最好的事!她又自己回答。

家风熏陶

新中国的建立让沈爱琴看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由于家产所剩无几,桑园及土地又以自己耕种为主,没有剥削行为,土改时沈家被划为上中农成份,宽敞的沈家老宅成为村委活动的中心场所。五六岁年纪正是思维最活跃,智力发育最关键的时期,充满好奇心的沈爱琴看着一个接一个的会议在家里召开,她像一个小听众,悄悄坐在一旁一声不响、专心致志,连晚上煤油灯下开得很晚的会议也不放过。在家里,她还见过区、镇下来的干部、土改队员、贫协会员。有一次,十几位下乡挂职锻炼的大学生和下派干部在她家里住了半个多月。这些人做的事她见所未见,说的话她闻所未闻。这些都在她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使她很早就明白,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政权是老百姓安身立命的重要保障,为大家做事是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工作,做事情得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这些概念对年幼的沈爱琴可能并不是十分清晰,但对她人生的影响无疑是决定性的。

勤俭持家、宽厚待人是沈家家风,沈爱琴勤俭持家、宽厚待人的品格来自严格的家教。沈爱琴从她的太公沈掌毛记起,沈家人都是穷不倒志、富不骄奢,待己以严,待人以宽,对别人的冒渎无礼往往一笑置之,对自己的为人处事却时常自省,在经营贸易中讲究诚实守信、和气生财,做堂堂正正的磊落君子。

沈家既是村里人口最多的大家,也是村里最和睦的人家。全家人上慈下孝,相亲相敬,互谅互让,从不为小事红脸。老太公经常教育沈爱琴,别人敬你一寸,你敬别人一尺。心里装得下别人,容得下别人,别人也会在心里敬重你。宽厚为怀,必定是皆大欢喜,锱铢必较,患得患失,往往是勾心斗角、心浮气躁,到后来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刚能拿得动扫帚,父母就让沈爱琴学着打扫蚕房和家里其它房间的卫生,养成勤快和讲卫生的习惯。沈爱琴很小就懂得用手又用心的道理,再大点,烧饭、洗衣、采桑、养蚕、缫丝一件件做得得心应手,特别是采桑、养蚕、缫丝,小小年纪做得比大人还麻利,就像是天生就会的一样。

乡邻们说,沈家的长女既聪明又能干,能说会道,以后可是个了不得的人物。

不一般的启蒙老师

随着扫盲运动在全中国兴起,横塘村将一座废弃的尼姑庵改建成扫盲班教室,后来又改造成一所小学。在黄偶华老师的耐心动员下,尽管已是家里的重要帮手,父母还是让九岁的沈爱琴背起书包进了学堂。

学校只有黄偶华一位老师,所有的班级课程和杂务全由她包了。她还带着五个孩子,吃住都在学校。经常忙不过来。勤快的沈爱琴总是帮着她管孩子,生炉子,搞卫生,为她做了不少事,黄老师也十分喜欢这个勤快又懂事的学生。

因为黄老师一个人顾不来,有时候学校晚上还要上课和补习,尼姑庵离村还有一段路,有些学生晚上就住在学校里。

有天晚上深夜时分,住在学校的沈爱琴突然被一阵哭声惊醒了。那声音尽量压抑着,但在寂静的夜里听起来还是那样悲凉凄惨,令人心悸。沈爱琴惊呆了——这是黄老师在哭!

同时她又糊涂了,白天上课时黄老师还是那样开心的一个人,兴致勃勃地给大家讲苏联园艺专家米丘林的故事,教大家学米丘林的果树嫁接技术。大家都被黄老师妙趣横生的讲演吸引了,调动了,全都聚精会神,有时一声不响,有时又满堂大笑。这样一位开心乐观的老师,原来心里还有这么重的伤心事装着啊!

沈爱琴后来才听说,黄老师的丈夫解放前是中共浙江省地下省委机关的工作人员,几年前突然被认定有历史问题逮捕入狱,判处二十年徒刑。黄老师没有听从别人劝告与丈夫脱离关系,而是一个人带着五个孩子主动要求来到乡下办起横塘村小学。她一个人带着五个孩子,生活非常困难,还背着丈夫严重的政治问题包袱,心理承受的压力非常巨大。但她没将这压力带到工作上,全副精力投入到教书育人的事业中,加上她本身就是解放前的高中生,文化底子比较厚实,所以尽管一个人管理一所学校,教学成绩依然十分突出,在区级会考中连年名列前茅,横塘小学连续八年被评为先进学校。

黄老师不仅是沈爱琴文化上的启蒙者,她忍辱负重下忘我工作的精神对童年时期的沈爱琴也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她很早就明白任劳任怨、百折不挠这八个字有着多么不寻常的涵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黄偶华老师的丈夫被释放出狱,她也早己退休在家,自己一生中最好的年华都在养育孩子、承受政治压力和对丈夫绵绵不尽的期待和思念中消逝了。但她即使在能说、能骂的时期,在很多人稍受一点委屈就折桌子骂娘的时候,她却人前人后都不因自己和丈夫遭受的不公正待遇发一声怨言,说一句难听的语。这种宽厚的胸怀和气度,使沈爱琴觉得老师和自己意气相投,不由得由衷赞叹!

黄老师做的另一件事,也对沈爱琴影响深远,令她终生难忘——

沈爱琴小时候身体不好,经常胃疼。但因家庭困难,无钱医治。有一天下午三点来钟,正在上课的沈爱琴又一次疼得厉害,虽然咬牙强忍着,冷汗却已流下来了。黄偶华老师了解情况后,立即停止上课,带着沈爱琴进城看病。虽说横塘村离杭州很近,那却是沈爱琴第一次坐郊区公共汽车进城。汽车到了众安桥终点站后,黄老师又带着她坐人力黄包车到浙江省儿童保健院。带她检查、治疗、配药。穷孩子命硬,经过这次治疗后,沈爱琴的胃病从此没有再犯。但黄偶华老师对她的关心和呵护,她却一辈子记在心里。特别是乘公交车、坐人力黄包车时,10岁的沈爱琴坐在黄老师腿上,被老师轻轻地搂着,身上的疼痛好像减轻了一半。

她也由此明白又一个道理:关心一个人、帮助一个人,不仅可以让他渡过难关,还能在精神上减轻他的痛苦。这也是沈爱琴在后来的人生中不图回报、尽可能地关心帮助别人的重要原因之一。

虽说沈爱琴只跟着黄老师念了三年高小就升学读初中了,但她一直将老师记在心里,逢年过节必去看望黄老师,从当初物资紧缺时代用毛边纸包两包稣糖,到现在自己也是年近花甲之年,身处高位,并且新春时节迎来送往忙得不可开交,但四十多年来她每年都会亲自给自己的老师拜年,从未间断!

 

 

 

第二章:草屋中的婚礼

年龄最小的赤脚医生

因为家庭困难,沈爱琴只念了二年初中就回家务农。这年,她刚满十四岁。

虽说当时读书未必就有什么前途,但放下书包还是让她更痛苦,她一个人不知偷偷地哭了多少回。懂事早的沈爱琴似乎看到绝大多数中国农村妇女正在经历的苦苦挣扎的痛苦生活在前面静静地等着她。这是她不甘心、绝不愿意接受的生活!

在十四岁生日那天,她一个人坐在村旁的小河边,暗暗发誓:绝不过祖祖辈辈中国女人过的那种日子,绝不走她们的老路!要做一个有价值的人。就算不能读书,我也要给自己作主,通过奋斗改变命运!

决心再大,事情也得从最具体的做起。她早早地跟着大人下地里做事。十四岁的女孩只能拿二分半工,同龄的孩子做农家活得从头一点点学起,活儿大多做得粗枝大叶。但沈爱琴早就练出一手好功夫,各样农活做起来得心应手,既麻利又清爽,一点也不比大人逊色。

她身上有一种超出了年龄的成熟。小小年纪,说话做事十分得体,尽管事情做得多,工分拿得少,也不叫苦,不抱屈。这样的气度一般的大人也做不到。村里从上到下都喜欢这个懂事的孩子。后来,大家公推她的工分为六分。

第二年,村里要设一名赤脚医生。行医是性命交关的工作,让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担任这份工作是难以想象的事,但全村人一致推举沈爱琴担任这份重要工作,大家信任这个用心又懂事的孩子。

1961年,经过一个时期的培训后,十六岁的沈爱琴背起药箱,行走在田间地头,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赤脚医生。这是杭州市年龄最小的赤脚医生,估计当时在全国也十分罕见。

那时是提倡奉献和牺牲的火红年代,沈爱琴放下心中的种桑养蚕梦想,一心想做一名白求恩式的好大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当时的笕桥镇条件简陋,村民们生活大都十分困难。小毛病往往是能拖就拖,等到了沈爱琴这儿多半是又急又重的毛病,又心急火燎地盼着立竿见影一下子就好起来。沈爱琴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耐心细心地做着这份工作,年纪轻轻的竟然没出任何纰漏。

诊所就设在沈爱琴家里,在疾病多发季节,村民们一大早在她家里排队就诊,吃药打针,晚上又是另一拨来排队就诊,吃药打针。家里几乎没有空过病人。平常的日子只要病人来了,哪怕饭正吃了一半,她也马上放下饭碗为病人医治。当时乡下多见烂脚病,给这些烂脚病人清创冲洗时,经常伴着一阵阵恶臭,旁边的人都是掩鼻而过,沈爱琴这个才十五六岁的小姑娘却浑若无事,耐心细致地为病人清洗干净,减少病人痛苦。深更半夜睡得正香,只要是病人家属喊来了,睡意朦胧也强打精神出诊。等检查、打针、吃药一整套做完,往往天已大亮。若是严重一些的病人,还得和病人家属一起用门板抬着病人往医院送。当时全国性的缺医少药,医院病床紧缺,病人住不进院是常有的事,往往简单处理一下又得抬回来,这时沈爱琴就干脆住在病人家里,给病人吃药打针,直到病人痊愈。

病人到她家里吃药打针,甚至躺在家里的床上挂点滴更是常有的事。有些病人穷得几毛钱的药费也出不起,沈爱琴常常一声不响地替他们付账。

最考虑她耐心的有两件事。

一是给村里孩子打防疫针,孩子们顽皮,看到沈爱琴过来早远远地逃了,到了学校也是东躲西藏。白天逮不到孩子们,她就在半夜时分等孩子们都睡下后再一家家上门,把他们一个个逮在被窝里,再给他们注射防疫针。

二是杭州进行血吸虫普查,要收集全村每一位村民的粪便样本。村民们不太将这事放在心上,大便时总是忘了留样本,沈爱琴便将全体村民登记造册,只要没交样本时,自己就一个个在大清早上门盯着叮咛,甚至直接等着村民解好大便,再上前亲手包好作为样本。终于使横塘村所有村民都交上了粪便样本。

就这样,两项最难的工作,沈爱琴无一遗漏,全部百分之百地完成了。

她用采桑养蚕缫丝的精细和耐心来当赤脚医生,将吃饭睡觉之外的所有时间都投入到治病救人之中。她的牺牲和奉献精神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和配合,也得到了全体村民的赞赏,在年末村民“小四清”对村干部和赤脚医生评比时,全体村民都投票支持她,一致给她加到九分工。

当年,沈爱琴被评为浙江省亦工亦农好医师标兵,事迹在浙江日报上登载发表。

市级优秀团支书

因为赤脚医生做得好,沈爱琴很快又兼任村里的团支部书记。1963年,十八岁的沈爱琴当上了村里的妇女主任。

那是个激情燃烧的岁月,红色青年沈爱琴将自己所有的热情、才能和智慧全部投入到农村改天换地的战斗中。虽然说她只有十八岁,连男朋友都没有,但全村的妇女仍然拥戴她作为自己的代表和领导人。妇女们家长里短的大白话,婆婆***琐碎事,都会找到沈爱琴这位年轻的知心人,跟她一番接一番地唠叨。家里闹了纠纷,夫妻起了磨擦,她们第一个想到的也是沈爱琴。那些年轻女孩子藏在心底的心事,也常到沈爱琴跟前说个痛快。这个年轻的姑娘身上像是有种特别的能力,眼睛那么准,看人那么深,啥事到了她手上都是迎刃而解。

在自己与妇女保持亲密接触的同时,她还在村里各组建立了联系人,定期在一起碰头,了解情况,交流信息,有些事可能带来后续问题,或者可能带来负面效果的,她们不一定等当事人找上门,会主动上门,想方设法,费尽心机和口舌,或消除误会和隔阂,或冰释前嫌,不让人把事老搁在心里,而是聚精会神搞生产,开开心心过日子。

在她当上横塘村妇女主任的不长时间里,村里不再有丈夫欺负老婆,媳妇也懂得敬重婆婆了。家庭和睦,四邻和谐,村里的笑声多了起来,吵架和骂街的声音越来越稀少。

一年以后,年方十九岁的沈爱琴激情满怀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村里担当的事务多了,她作为赤脚医生的医务工作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她又主动培养了两名赤脚医生。将自己的医学知识、行医经验和更好为病人服务的技巧倾囊相授。

同年,成绩突出的沈爱琴又被任命为村里的副大队长。协助大队长工作,并分管共青妇这一块的工作。

共青团工作是她最热衷的工作之一,她在同龄人中有数不清的朋友。当时青年朋友间发自肺腑真心实意相互帮助和促进的事,在今天似乎很难想像,但在当时却十分合情合理地发生着。沈爱琴正是这项工作积极的推动者和执行人。因为她心底无私的胸怀,因为她热情开朗的性格,因为她高超的工作艺术,她自然而然就成为一个中心,将青年朋友紧密吸引在自己周围。

更为重要的是,她总是事事做在前面,率先垂范。要求别人八分,自己一定先做上十分。苦、累、脏的活儿,一定少不了她的身影,总是有她在前面抢着来做。说起沈爱琴这个铁姑娘战斗队队长,从村里到笕桥镇,到杭州郊区农村,没有人敢不服气。

这一年,她在荣获杭州市十佳团支部书记的同时,又被评为杭州市特级青年突击手。在杭州市委举办的表彰会上,杭州市团市委书记陆苏亲自为她颁奖。并安排她和另一位代表张招娣(后任杭州市妇联副主任,已亡故)住在西湖饭店总统套房。

当时组织上经常安排先进模范人物参加一些必要的国际交流等外事活动。沈爱琴也被选拔,系统接受了标准的接待外宾礼仪培训。

沈爱琴没有多少文艺表演才能,但她有很好的组织才能,她一手组织起来的村里的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是她最喜欢最热心维护的团队。业余时间,村里的年轻人都会聚在一起,吹拉弹唱,载歌载舞,将自己的热情和活力在并不怎么丰富多彩的节目中一一展现出来。沈爱琴是宣传队的编导。虽然文化不高,但她会根据新近发生的新、奇、趣事,结合形势,现编现演,一两个小时就能拿出一套精彩的节目。每逢重要日子,青年人们会集中在一起,田间地头,哪怕是即兴的演出,也会掀起村民们一阵阵如潮的掌声和喝彩。在五一、十一、春节这样的大日子里,他们还能在镇里、区里的文艺汇演中拿回一张张奖状,为村里带回一个个荣誉和欢笑。

在那个热情洋溢、活力四射的时代,沈爱琴挥洒着自己青春的激情,并用自己的热情和才智影响和感染着大家。在这样的红色浪潮中,她早早地担负起责任,脚踏实地地做着各项工作,赢得了村民的信任,上级领导的好评。而她自己也在这样的磨练中得到锻炼提高,一步步走向成熟。

草屋中的婚礼

时光如飞。转眼间,同龄人一个个披上了嫁衣,而追求沈爱琴的人也越来越多。有的央人作伐,有的勇敢大胆地向她表白,她的恋爱和婚姻也成为横塘村人注目的一个中心。可沈爱琴似乎并不着急,她一直没看到自己中意的人。于是,有人说她想嫁到杭州城里,有的说她想给军官。因为横塘村旁边就是空军笕桥机场,那里的年轻军官很多,好多人正在当地积极物色对象,如果能当上随军家属,那可就是脱离农村跳上龙门了。但沈爱琴既瞧不上杭州城里人,也瞧不上部队的军官。自己是农家女,要嫁就嫁一农村人。她说,我就不信我们农村就永远落后,永远赶不上城市。她相信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全心全意的奋斗,农村的面貌一定会改变,农民的生活也一定能好起来。

天长日久,村文艺宣传队一个名叫屠志良的小伙子引起了她的注意。小伙子一表人才,吹拉弹唱样样皆能,人又老实本份,勤劳节俭,没一般农村青年抽烟喝酒的不良嗜好。更难得的是身上有股子正气,梗直正派。美中不足的是家庭负担重,生活非常困难。一个个女孩子都在这最后一条面前望而却步,叹息一声默默地走开。

但沈爱琴不嫌屠家穷。她不信活生生的人会被贫穷压死。聪明有力气,又勤劳肯吃苦的年轻人会挣不出自己的世界来。人才是真正的珍宝,只要人好,什么都会有的。

沈爱琴这么出色的姑娘,屠志良心里早就

(编辑:zhangwh)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