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帮研究
叶适:铸就见利思义的浙商精神
时间:2023-12-31 09:27:52信息来源:本站点击:147 加入收藏 】【 字体:

叶适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是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与朱熹、陆九渊并称为宋代三大家。他讲究功利之学,强调务实,修实政、行实德、建实功,主张“通商惠工,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流通货币”,反对传统的“重本抑末”,提倡发展工商业。同时,叶适又是一位爱国政治家,主张通过改革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积弊,恢复故土、富民强国。

参与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的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宇认为,从浙学的形成历史看,宋代是浙学实现思想自觉的关键时期,而永嘉学派是宋代浙学的主力军,叶适是宋代浙学的最后一位领袖,也是宋代浙学的集大成者。“南宋灭亡后,虽然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相继成为思想主流,但永嘉学派仍保持了生命力,并在近代中国获得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图片1.jpg 

三代寒门

榜眼扬名天下

  叶适出生于温州瑞安,家境贫寒,三代都是寒门。不过,叶家是书香门第,叶适的曾祖父、祖父都是读书人,父亲叶光祖则是老师,教学童维持生计。叶适天资聪颖,“资禀茂异,风度澄肃”,十岁就能写文章。

  十三岁时,叶适跟着父亲迁居永嘉(现在的温州市鹿城区)继续学业。当时,浙南水灾频发,叶适居无定所,搬家二十一次。艰难的生活并未阻止叶适的求学之路,他一边向同乡师长请教,一边在乐清白石讲习养活自己。

  十九岁时,他离开了白石,开始了十年婺州“游学”生涯,实现远大抱负。游学期间,他认识了薛季宣、陈亮、吕祖谦三位大家,他们对叶适未来的思想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叶适在青年时期就非常关心时政,并展露了非凡的政治才华。1174年,叶适来到了临安府,上书当时的签书枢密院事。在文章中,他剖析了朝政积弊,指出了北宋立国以来朝廷对北方强敌妥协求和的恶果,及当时面临的严峻局势,抨击了当时的天下三患“朝廷庸人当道,摈斥贤者;百姓消极沮丧,缺乏信心;群臣胸无大志,追名逐利”,并列出了“急政要务”。可惜的是,叶适的满腔报国热忱没有得到回应,三千余字的上书“一入侯门无消息”。

  1177年,叶适参加了三年一次的漕试(宋代,科举考试方式之一)及格,又在第二年的省试和殿试中脱颖而出,一举成名。现在,在《水心别集》中的廷对一文中,我们还能见到叶适的精彩殿试对策试卷。廷对不但阐明了叶适鲜明的治国观点,更突出了叶适的坚定抗金策略。七八千言,洋洋洒洒,主旨鲜明,论证有力,字里行间透着学识与才华,在众多的对策中脱颖而出。不过,廷对中一句“有臣闻以庸君行善政,天下未乱也,以圣君行弊政,天下不可治矣”令皇帝不快,于是主试官将原本中状元的叶适降到了“榜眼”,不过,叶适也自此名扬天下。

锐意改革

抗金功勋卓著

  叶适历仕孝宗、光宗、宁宗三朝,任平江府观察推官、太学博士、尚书左选郎、国子司业、知泉州、兵部侍郎等职,崇尚“实事实功”,从基层做起,虽然一度面对朝政的腐败不堪心灰意冷,屡次被诬陷、罢官,但一直对议政怀有极大的热情,一直仗义执言、锐意改革。

  任太学博士时,叶适向孝宗进言,在《上殿札子》中提出以报仇复疆的大事为核心,通过“变国是、变议论、变人材,所以举人事”的变革主张,取得抗金复国的胜利。虽然叶适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都有深层的认识,但可惜当时的孝宗早已没有了抗金的热情和精力。

  后来,朱熹被当时位高势大的兵部侍郎林栗弹劾。在朝臣一片沉默之时,叶适挺身而出,向孝宗奏上《辨兵部郎官朱元晦状》,激烈抨击林栗以政治权力来压制学术的恶劣行径。

  他还向宁宗上过三道奏札,有对弊政的剖析和对策,也有对国家局势和治国大政的分析,提出“欲占国家盛衰之符,必以人材离合为验”,指出人才对国家的重要性;提出了“臣闻治国以和为体,处事以平为极”,希望朝廷提供和谐团结的政治环境。这些都体现了一名杰出政治家高瞻远瞩的目光和广阔的胸怀。

  叶适是书生,也是一个功勋卓著的抗金英雄。

  1206年,南宋四路大军伐金,叶适临危受命,带病赶赴建康(今南京)任职,阻挡敌兵。经过大量研究后,他根据建康的地势,提出了极具战略眼光的“过江守江”策略,建立堡坞加强防御作战能力,设置屯田,安置两淮流民,又为作战提供粮草保障,并凭险结寨,兵民同守,以百姓的力量弥补兵力、财力的不足。

叶适的这一系列举措,有效构建了江淮防卫体系,粉碎了金兵的渡江阴谋,获得了显著的功绩。这是南宋抗金史上辉煌的一篇,也是叶适人生历程中光彩的一页。

崇义谋利

铸就浙江品格

  1207年,再一次在政治斗争中被夺职后,叶适回到了故乡永嘉城郊水心村居住。远离政治回归宁静田园生活的叶适,将潜心治学作为晚年最重要的一项使命。

  “他系统总结了浙学的理论思考,进行了学理化的论证,整理了《水心外稿》《后总》,撰写了《习学记言序目》,同时继续讲学收徒,达到了广泛的思想影响。”王宇说,《习学记言序目》又称《习学记言》,共五十卷,为叶适读书札记,通过辑录评论经、史、百家,表达其政治、经济、历史、哲学、文学观点。

  《习学记言序目》对经史子集的经典著作逐一点评,基于独立思考,以强烈的批判精神提出了自己的哲学观点、史学观点,语言犀利,分析细密有条理,语言简朴厚重有力,反对空谈倡言功利,是永嘉学派集大成的标志性著作,奠定了叶适在宋代乃至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

  义利关系是历代思想家都要讨论的课题。“叶适义利观的根本思想是主张‘利,义之和’‘义,利之本’,即‘崇义谋利’思想。这种既讲道义又敢言功利的思想成了浙江人文精神的一大资源,并成为当代浙江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吴光表示。

  永嘉学派一直被推崇,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它的精神内核与浙江的发展路径相吻合。在中国近代,永嘉学派的事功思想成为我国近代启蒙思潮的历史起点之一。这种务实思想,已基本具备了现实精神,与今天的实事求是精神一脉相承。从哲学思想看,温州人也深受永嘉学派、浙东事功学的影响。强调实事实功,改革开放以来,温州人在创业上将这一点体现得淋漓尽致。在上世纪80年代,温州人以小手艺、小买卖谋生,走遍大江南北,不在乎艰难困苦,也不在乎离家奔波。

经过时间的锤炼,永嘉学派已成为浙江精神的重要源泉,铸造了今天浙江人的光荣品格,也铸造了见利思义、爱国爱乡的传奇浙商。(原载钱江晚报


(编辑:zhangwh)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