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参考
曹德旺跑了?汪力成这是市场举动 不应该去诘问诘责
时间:2016-12-22 10:00:00信息来源:不详点击:846 加入收藏 】【 字体:

最近,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到处找麦克风。面对部分媒体“曹德旺跑了”的传闻,他回应说,“我什么时候跑了?”本报记者梳理“曹德旺跑了”这一舆论热点发酵的前前后后发现:与其说曹德旺跑出去,不如说是“走出去”。

  浙江早有纺织、化纤、玻纤等不偕行业企业赴美投资办厂。近年来,浙商行使全球资源,为全球市场制造,浙江制造正渐渐走向中高端。这恰恰证实,破解制造业困局,重点还在进步产品附加值,而非拘泥于泛泛的成本之争。更为紧张的是,要提拔本身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这才是决定中国制造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比成本

  一概而论不科学

  “美国自然气每立方相称于0.7元,中国卖2.2元,这照旧政府对我很优惠的前提下;电价,美国0.3元左右,中国0.6元多;高速公路,美国不收费,中国过路费一吨5毛钱……”曹德旺一番关于中美制造业成本的比较引发各界热议。

  就此话题,记者采访的多位制造业企业家都认为,曹德旺是就本行业真话实说。但同时,也要熟悉到,这是汽车玻璃行业的特别情况:其产品的重要制造成本是自然气,美国自然气成本因为资源上风远低于中国,美国当地政府由于制造业振兴与就业给了很大优惠。再加上,此番比较的语境是,“在中国制造向美国出口”的情况,如此一来,在美国本土制造相对中国确实有上风。

  然而,换一个行业来看,可能就是另一种效果。这个月初,位于桐乡市的中国巨石股份有限公司一期投资3亿美元,建设年产8万吨池窑拉丝玻纤生产线项目,在美国南卡罗莱纳乡镇奇兰郡奠基。据该公司测算,目前美国的制造成本要比中国高。

  因此,综合起来看,不偕行业在美投资成本高低各不同,加之美国各州之间政策差异,成本差异会愈加显明。

  “仅凭一个玻璃行业制造成本的数据,就笼统地得出结论,中国制造成本比美国稿,显然有失科学”,有专家透露表现,中美两国处于“工业化”的不同阶段,两国税收政策、劳动力成本、地皮成本都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有关,而不是数字高低那么简单。换句话来说,美国也必要靠政策招商引资,把流失的制造业吸引过来。

  现实上,美国政府招商力度并不逊于中国。在美国“再工业化”浪潮下,曩昔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企业的美国,如今正对中国投资分外是制造业投资体现出很大的善意。

  接受媒体采访时,曹德旺曾经吐露,福耀玻璃在美国俄亥俄州建设的工厂,购买地皮和建设厂房的成本合计约4000万美元,而美国政府给福耀玻璃的补贴甚至超过这个数字。难怪曹德旺惊呼,“美国人的招商强度比我们中国高!”

  现实上,在很多方面,中国制造的上风依然显明。中国制造业的凸起上风之一是传统上较低的劳动力成本,虽然这一点目前正在敏捷改变。但显然,更为投资者注重的是,敏捷膨胀的重大内需市场。例如,有“玩具王国”之称的乐高集团,11月25日在嘉兴投入亚洲首家生产工厂,正是为了更快速相应中国市场的需求。当然,其他上风还包括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快速发展的供给商网络。

  “走出去”

  不是跑出去

  企业选择海外投资目的地,纯粹是奔着成本去的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福耀玻璃这个样本就极具说服力。

  福耀玻璃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汽车玻璃生产商,早在1995年,福耀玻璃就开始在美投资设立子公司负责美国市场贩卖。2001年至2004年,还与美国企业打了一场反推销官司,福耀玻璃由此成为美国通用公司的全球供给商。

  根据其与通用公司签订的合同,2016年曩昔福耀玻璃必须在美设立工厂,因此该公司从2013年开始就多次组织人员到美国进行调研。到今年10月美国工厂正式开工,算起来福耀玻璃在美国市场开拓已超过20年。

  由此可见,福耀玻璃开美国工厂,最大缘故原由是要与美国汽车产业链紧密给合,开了美国本土工厂更有利于在美国扩张。正如曹德旺回应跑路传闻时所说:“我是制造业全球供给链。按照我的生意战略,我必须具备全球化供货,才能在中国生存。中国做汽车玻璃的,属于全中资企业,有资格参与国际竞标的,统共不超过2家,其中一家就是我。假如中国企业只能单单在中国做,那还谈什么走出去发展呢?”

  不足为奇。巨石集团也是在1995年就开始布局美国市场,经过20多年的悉心耕耘,巨石品牌深入美国客户心中。“20年前,美国客户会问我‘为什么要买巨石产品’,现在他们则说‘为什么不买巨石产品’,一字之差,正是中国巨石投资美国的底气所在。”中国巨石总裁张毓强说。

  张毓强一语见的:长期耕耘美国市场,积累下大量忠厚稳固可靠的用户,从接近客户原则来看,这是在美国办厂的关键缘故原由之一。也就是说,制造企业在海外投资建厂,是为了在全球行业产业链分工布局上争夺更加有利的位置,也是实现企业全球化战略的路径之一。

  “全球资源为我所用,我为全球市场制造”,这是良好的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化时代的新境界,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一方面,先行一步的浙江体现得更为凸起。经过持续多年的高速发展,浙江打下了丰富产业基础,拥有了浩繁上风成熟产业、产能,必要在更大范围、更大空间里进行配置。于是,从产品出口到资本出海,从海外设厂到建设工业园区,浙商全球布局上演了一幕幕好戏……

  正如一位浙商所言,“中国企业到全球去经营,并不是产业脱离中国了,根基照旧在中国的,如许的公司越多中国经济越壮大。”

  降成本

  厚植企业获得感

  撇开详细行业不论,多数企业普遍反映的,美国的用地、用能、物流成本等低于中国,是不争的事实。曹德旺不是第一个发现这个公开隐秘的人,但是曹德旺在这个时刻提示我们,假如不采取肯定措施深化改革的话,中国的制造业是会碰到很大麻烦的。

  正如有评论者所言:从改革角度看,这些成本差距就是体系体例改革滞后产生的成本楔子,钉在了一个个制造业企业身上。假如通过改革,把成本降下来,把楔子拔下来,制造业企业就能活下来,留下来,发展起来。这也是当前供应侧改革最应该做的事。

  今年以来,在供应侧结构性改革的大旗下,利好企业的降成本新闻一波一波传过来。但反观企业,降低实体经济成本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不久前的2016网易经济学家年会上,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吐槽”中国实体经济高成本:“如今工业用地也必要几十万元、上百万元一亩,这么大的投资成本谁去投?”“存款利率一样平常都是3%到5%左右,实体经济贷款都是10%以上。”

  从一个坚守实业多年的企业家口中,讲出如许一番话,可见中国实体经济高成本之痛。政府部门虽一再出手降成本,但与企业所盼所呼依旧存在不小的差距。刚刚终结的中间经济工作会提出,“要在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上加大工作力度;要降低各类交易成本分外是制度性交易成本,削减审批环节,降低各类中介评估费用,降低企业用能成本,降低物流成本,进步劳动力市场天真性,推动企业眼睛向内降本增效”。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会有一大波减税降费的利好。

  新方位

  制造升级是正道

  中国制造成本的讨论,近年来持续升温,甚至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热门话题。

  多年前,《经济学人》杂志就刊文称,“曩昔的30多年,中国的制造业让全球克制住了通货膨胀。但是,如许美好时代即将曩昔。中国的工资水平上涨很快,来自中国的一个新的需求浪潮正在推高商品的价格……”

  的确,曩昔的很多年中,低廉的生产要素价格成为驱动中国这一“世界工厂”快速运转的紧张动力。但与此同时,中国也一度成为被贴上了“廉价商品制造者”的标签。以浙江为例,10多年前,出口产品以日用消耗品占大头,如玩具、纺织服装等。

  而近几年来,中国经济体系内部正在发生一系列庞大转变。随着资本、地皮等要素供应降落,资源环境束缚强化等,曾经低廉的生产要素价格都发生了质的转变,这统统倒逼中国经济转向创新驱动,中国制造必须向中高端迈进。

  事实上,这一历史性的转变正在进行,越来越多像曹德旺、张毓强如许的良好企业家,把工厂开到发达国家便是明证。有统计数据表现,中国出口商品直接附加值已经从20世纪80年代的20%进步到今天的50%。

  有专家透露表现,美国和中国的制造业竞争照旧应该在高科技产业上正面竞争。假如美国是用资源上风和中国竞争,那并不能说明美国制造业有多少竞争力,这也一贯不是中国产业竞争力的寻求所在。

  另一个庞大转变是,中国国内消耗升级已悄然启动。当前,我国正在深入推进的供应侧结构性改革,主攻方向是削减无效供应,扩大有用供应,进步供应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最终目的是使国内供应能力更好知足民众的需求。

  中国制造步入历史新方位,而发展方向也早已明朗——今年的中间经济工作会议将振兴实体经济作为将来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振兴实体经济,要坚持以进步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间,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应。

  声音

  华立集团汪力成——

  这是市场举动 不应该去诘问诘责

  记者 李知政

  12月20日一早,记者在杭州飞往北京的CA1711航班上碰到了华立集团董事长汪力成。对于这几天在网络上炒得沸沸扬扬的“曹德旺跑了”事件,汪力成谈了本身的看法:“我认为不应该去诘问诘责这种海外设厂举动,这是一种市场举动。”汪力成透露表现,企业的向外扩张是应该被理解的举动,总好过企业倒闭给社会造成伟大虚耗。

  “真正要振兴制造业,最行之有用的就是降成本,降低税负成本是当务之急,让企业有个喘气的时间。”

  汪力成指出,这些年对于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有点过度吹捧,这使得一些一辈子兢兢业业的实体企业家很伤心。此前他也曾多次公开透露表现,正视创新的假造经济固然有可学之处,但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仍然应当是一个紧张基石。

  对于走出去,汪力成认为,因为这几年生产要素成本大幅上升,使得位于产业链低端的中国制造业,更没有空间去通过研发、投入、创新,来获得向产业链上端转移的机会。15年前,汪力成就率华立走出去,并购飞利浦CDMA手机的核心技术部门以及所有的知识产权,开创中国企业成功并购国际闻名技术公司之先河。

  “我并不赞成简单一句话概括的‘转型升级’概念。”汪力成说,要解决中国制造业现阶段的发展题目,很大程度上讲,首先是要解决从低端往中高端走的题目。但因为各方面的缘故原由,这个机会窗口渐渐关闭,导致如今的制造业步履艰难。这也使得传统制造业企业面临两条路:一条是转行或升级;另一条就是转移。这些企业还有肯定的市场,和曩昔相比竞争力有所降落,必须探求到与其竞争力相适应的环境。

来源:浙商网

(编辑:zhangwh)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