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会活动文章
“创业创新·浙商之道”高峰论坛开幕式文字直播
时间:2018-04-16 11:42:13信息来源:点击:829 加入收藏 】【 字体:

27日直播连线

  8:10现场报道:本网直播组抵达现场

  8:40现场报道:本网直播组准备就绪,直播马上开始。现场已经陆续有嘉宾到场。

  9:00现场报道:直播开始,主持人讲话,介绍与会嘉宾。

  主持人:尊敬的黄坤明部长、尊敬的王建满副省长、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金秋十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步入又一个新阶段的嘹亮号角。在这一具有特殊意义的背景下,我们在此召开“创业创新 浙商之道”高峰论坛,回顾浙商创业历程,总结浙商成功经验,隆重纪念浙江改革开放30周年。并推动汇聚省内外浙商代表、经济学界专家和政府官员、深入剖析浙商群体特征,提炼浙商之道,探索新形势下浙商发展之路,以进一步弘扬浙江精神,营造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社会环境。这对于推进浙商群体速度的提高与促进浙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介绍一下出席今天论坛的各位领导,他们是:

  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黄坤明先生,副省长王建满先生,省政府副秘书长丁敏哲先生,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主任厉志海先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瞿素芬女士,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杨保权先生,省政协办公厅副主任单志强先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吕建楚先生,省政府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主任姚少平先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胡祖光,浙江在线新闻网站总编辑陈建华先生。

  让我们对这些领导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下面请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坤明先生为高峰论坛致辞!大家欢迎!

  黄坤明:尊敬的各位企业家、各位来宾、同志们,参加“创业创新 浙商之道”高峰论坛我感到非常的亲切,在全国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新形势下,在国际金融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面临着新的挑战、新的机遇的情况下,举办“创业创新 浙商之道”高峰论坛,我认为极富意义。大家知道,今年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我们浙江从一个工业底子薄弱,农业基础不够强的省份,发展成为地区生产总值连续十几年位居全国第四位,人均GDP位居全国各省第一的经济大省,浙江的改革开放30年,也正是浙商群体迅速成长的30年,浙商从家庭小作坊起步,从走南闯北的小商贩起家,成为盛誉全球的企业家群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改革开放以来,一部浙江的经济发展史就是一部我们浙江企业家、浙江老百姓拼搏、奋斗的历史。

  今天,我们回顾总结浙江改革开放30年的成果与经验,梳理浙商之道,用“浙商之道”进一步鼓舞浙商群体,更好地创业创新,为浙江的经济社会发展打造更加坚实的、更加深远起作用的人文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众所周知,我们浙江没有特殊的资源优势,没有特殊的政策和灵活措施,但是,为什么能够出现“浙商”这一中国现代著名的商帮呢?归根到底,浙商的发展首先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大政策。其次源自于浙商自己的勤劳智慧和创业创新的热情,过去,大家共同总结的想尽千方百计、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就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浙商艰苦创业的历程,改革开放30年来,浙商群体走过了一条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先行探索之路,从第一批的个体工商户,第一批的私营企业,到第一批的专业市场,从义乌集市到温州模式的创领从挤进垄断行业,到积极主动的参与全球化的竞争,浙商勇于探索,敢于吃螃蟹,捕获中国改革开放的先机,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摸着石头过河的先行探索者群体之一,没有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的创业精神,没有敢于争创全国第一,乃至世界第一的创新精神,就不可能出现今天名满天下的浙商,在市场经济不断成熟的今天,浙商群体以白天当老板、晚上看黑板的求索精神,正在不断的感悟浙商发展的管理之道、品牌之道、诚信之道、资本之道。可以说,浙商不断的发展壮大,浙江经济社会不断的发展繁荣,这些的根基就在于我们浙江人民,就在于我们浙商的创业创新的激情与韧劲,与时俱进,永葆活力,回收浙商走过的不平凡的历程,我们发现,以敢为人先的浙商商人在救灾、扶贫担当社会责任方面依然敢为人先,他们在引领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创造一个个经济奇迹的同时,也在展现东方文明下商人特有的道德和意义,在今天的汶川大地震的捐献活动当中,据不完全统计,各地浙商、浙企捐款捐物超过十亿,各地商会的捐赠达到4亿八千万元,还有无数的不知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浙商都以各种方式向灾区捐献自己的力量。抗震救灾当中浙商的责任感表现的非常明显,这不是一件让人觉得意外的事情,我们知道,在2007年,浙商大会上,三千多名浙商郑重地在浙商社会责任倡议书上签字,共同作出五大承诺,改革创新、做大做强、关爱员工、诚信守法、环境友好、资源节约,扶贫济困、热心慈善,修身立业、传承文明。今年我们再来看这五大承诺,更加深刻地反映着现代浙商的新的道德观,社会责任,正是这种社会、企业、产品、消费者的和谐发展当中,形成的社会责任,铸就了一带具有浓郁人文精神和深厚文化积淀的浙商群体。

  同志们,今年以来,我国紧及应对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变化和自然界严峻挑战,经济保持较快增长,金融业稳健运行,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同时全球金融危机使中国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当前,在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内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情况的大背景下,浙江经济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态势,我们必须正确认识经济形势,既要看到经济发展的严峻的态势,同时,又要科学把握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基本面好,是增强发展信心的现实基础。看到困难和问题,使得增强发展信心显得更为重要,认清经济发展形势,我想首先必须看到,30年来,我们积累了雄厚的实力,昨天,我傍晚的时候,从深圳回到杭州,深圳机场起飞的时候,我就有一种非常自然的感觉,改革开放30年,深圳这个小渔村变成现代化的国际都市,真不容易。我原来的时候也在深圳,那时候我们几个同学在分析世界和中国今年经济的运行,满怀豪情的展望纪念改革开放30年这新的一年的经济发展,同时也没有想到,国际金融形势会发生那么快、那么深刻的变化,这些都是我们认识问题、思考问题,必须正确看待经济形势,我想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30年来,我们抓住改革开放的大机遇,率先推进市场化的改革,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大力发展专业商品市场,培育提升块状特色经济,做大做强县域经济,积极实施城市化战略,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富民、强省之路,30年来,我们浙江的经济综合实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国际竞争力明显提升,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均衡性、普惠性逐步增强,经济发展的抗风险性也明显增强,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探索科学发展之路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为渡过暂时的一些困难,解决一些新的问题,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认清经济形势,必须看到我们已经形成的一系列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战略决策,党的十六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我们浙江的实际出发,深入实施八八战略,积极建设平安浙江、文化大省和法治浙江,十七大以后,按照十七大的精神,大力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经济发展社会逐步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今年以来,针对国内外宏观环境新的变化和我们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当中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几乎是从今年的春节以后,就不间断地捕捉经济发展的新情况,分析经济发展的形势,不断地提出适应经济发展新情况的对策和措施,包括积极的向中央提出建议。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作出了加快转型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部署,我想这为我们浙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进一步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也拓展了发展的新的空间。

  认清经济形势,必须看到我省当前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从金融海啸的中心华尔街到亚洲各国政府、世界各国政府都在联手应对金融危机,全力控制恐慌情绪的蔓延,尽力减少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近几个月来,针对形势的变化,中央及时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的政策和措施,降低存贷款利率,提高出口退税率,降低住房交易税费等保增长的措施积极出台,正在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缓解企业生产经营,从浙江的情况看,今年前三季度,我省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方向发展,GDP增长10.6%,物价涨幅出现回落,呈现出增长比较快、物价有所回落、变化比较积极、民生得以改善的良好局面。统计表明我省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的数量变化并不大,基本上和去年同期持平,规模以下的中小企业的数量也在正常的范围之内,我省按照标本兼治保稳促调的总体思路,充分利用倒逼机制,效果正在逐步显现。

  认清经济形势还必须看到经济形势发展面临着挑战和风险,全球成本推动型、输入型的通货膨胀压力大大增加,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仍然继续,主要经济体的经济下行的态势也比较明显,国际和国内经济环境日益复杂,与此同时,我们浙江自身,也确实还存在产业层次比较低、布局比较散、国际竞争力不够强的这样的情况,浙江企业主要依靠低成本、低价格竞争的格局还没有能够根本的改变。我们面临着市场竞争日益剧烈和自身竞争优势逐步弱化的双重压力,应该说这些矛盾和问题,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是经济发展当中共性问题在浙江的具体反映,是其本质和根源是发展方式的问题,有待坚持和探索科学发展之路,不断的加以解决。

  浙商是我们浙江精神的实践者,也是推动浙江经济新一轮发展的生力军,在这个关键时刻,最重要就是信心和创新,信心是成功的助推器,只有树立信心,才能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只有树立信心,才能共克时艰,再创新的业绩,多一分信心就多一分战胜困难的力量,多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多一份应对的底气,创新无止境,浙商要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努力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品牌创新多方面下工夫,在机制制度创新在市场创新及文化创新上下工夫,创新使浙商在过去30年里迅速的崛起,我相信创新也将使浙商在今后的日子里,创造出更加惊人的奇迹和更加美好的未来。

  当前,浙江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态势,我坚信基本面比较好的浙江,一定能够克服困难,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增长,同时积极探索科学发展之路,提高质量,调整结构,为此,我们所有的浙商朋友,都要进一步增强信心,我认为信心来自基本面,信心来自党中央,信心来自老百姓,有信心、有扎实的作风,就能够创造我们浙商新的未来。

  同志们、朋友们,今天嘉宾云集,群英荟萃,工商浙商之道共商发展之际,我们真诚的欢迎各位专家、企业家畅所欲言,为浙商的成长支实招,为浙江的发展献良策,预祝“创业创新 浙商之道”高峰论坛取得圆满的成功,预祝各位的专家、企业家身体健康、事业顺利,谢谢大家!

 

  主持人:刚才黄坤明部长从宏观的层面介绍了浙江改革开放30年发展成就,以及浙商在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当前浙江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挑战做了剖析,黄坤明部长的讲话是我们这一次论坛的点睛之作,让我们再次表示感谢,下面是大会的主题发言。
    
  下面我们请出省社科联主席、浙商研究会会长胡祖光先生,从浙商之道与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关联性等方面来论述浙商的创业创新与发展,大家欢迎!
 

  胡祖光:尊敬的黄坤明部长、王建满副部长,各位领导、专家、企业界的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创业创新 浙商之道”高峰论坛,回顾总结浙江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成果,进一步探求全球化新商道,鼓舞浙商群体更好地创业创新,推进浙商群体素质的提升与浙江经济的发展。

  浙江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一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史,是一不波澜壮阔的创业创新史,也是一部充满艰辛探索的经济成长史,创业中不断成长的浙商群体,已经成为人们解读浙江经济、认识浙江速度,学习浙江精神一个重要的缩影。

  第一个问题,改革开放带来活力,30年浙商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史,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从一个落后的农业省份,一个资源小省,依靠自己的力量,锐意进取,务实创新,努力拼搏,走出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发展路子,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创造了浙江奇迹,让我们回顾30年的历程时,发现中国渐进式的改革道路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创业浪潮为聪明吃苦的浙商提供了舞台,施展才华,激发潜能的机会,1978年浙江义乌出现了一个由自发而成的集市,这个乡间的集市的意义非同寻常,标志着浙江市场经济的萌芽有根深蒂固的社会基础,如今的义乌已经是全国小商品物流和信息流中心,全国最齐全小商品展示中心,全国最大的小商品出口机制,义乌模式更是背拷贝到全球,浙江由一个资源小省已经发展成为市场大省,到2006年浙江共有商品交易市场4064个,成为名副其实的市场大省,2007年11月,在第三届中国商品市场峰会上公布的中国十大市场强市,中国十大创新市场、中国十大品牌市场,在这一榜单中浙江省占据一半,小市场的模式最初以商品市场为主体,以后温州模式的内涵不断深化,在不断变换中走向成熟,从经济层面上看,它逐渐实现了资本跨越区域的合理流动,家族企业脱胎换骨向现代化过渡,企业发展面向世界,走国际化路子,经济发展又企业自律,走向行业自律等等,温州模式的提出,不是一个单纯概念的形成,更重要的是它肯定是温州正在探索的发展之路,促进了温州乃至全国后来的发展,温州模式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它在不断演变中,得到不断完善,归根到底来说,这个词汇代表的是一种创新,这也是浙江民间力量的一种写照,这种民间力量的勃发,带动了浙江经济的蓬勃发展,21世纪初,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等决策的先后实施,以及浙江省委实施接轨上海,推进长三角合作与交流的战略决策,一大批浙江企业带着资本、品牌、理念进行大规模的区域投资,向品牌经营、资本运作的新跨越,浙商已经成为全球化时代的弄潮儿,2004年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等所作的浙江人在头投资创业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03年底,浙江人在省外经营发展有400万左右,加上在境外的一百多万,约有500万浙江人在国内和世界五大洲创造财富,与此同时浙江人在外设立的市场主体近80万家,注册资本金2351亿元,对外投资总额6千亿元,到2003年底,在外浙商的销售额超过一万亿元,几更同于浙江省04年创造的经济总量,浙商群体大规模的跨区域发展,成为中国经济一大风景,浙商被誉为中国第一商帮。

  第二点创业创新,增强动力。30年浙商发展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创业创新史,08年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的特殊的时刻,浙江的中小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浙江制造大省的模式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浙商经历了双重考验,人民币升值导致企业倒闭的现象不再少数,原本的竞争优势,中国成本优势,正在面临影响,困难重重并不代表生存无望,改革开放30年,浙商从出生以来,一直在困难中前行,在挑战中成长,作为浙商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最好的办法有是迎难而上,要把困难和挑战变成历练和机遇,要把此次的调整看成是一次获得新生的机会,是一次在洗牌中胜出的机会,事实也如此,开始重新审视建立在贴牌生产,低价基础上的模式,他们认识到要克服当前的困难,并在未来实现更大的发展,必须确立新的战略,实行产业创新,至今,浙商的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全省上下共同努力的方向,省委书记赵洪祝强调,全省上下要进一步深化对加强经济转型升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研究确定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领域和突破口,充分发挥科学力量,创造有利于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环境和条件。浙江上下正齐心协力,致力于浙商的转型升级和浙江经济的二次腾飞,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浙商必将通过创业创新,突破困境,成为欲火凤凰。

  第三点科学发展饱含潜力,30年浙商发展,浙商从民营企业家成为企业家,当然黄部长已经表扬了我们浙商在汶川大地震中的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杰出表现,如果说地震让浙商的责任感如火山一般的话,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天灾人祸中,浙商的积极支持,就是这种火山能量的积蓄,十年的风雨,浙商和全国人民一起经历过,早在1998年,全国的抗洪救灾晚会上,浙江商人捐出一百万元,而当时他的资产就是两百万元,还有吉利集团,也捐献了很多的资金,娃哈哈一次性捐赠了900万元的商品,雅戈尔集团捐助500万元购置救护车,还有许多浙江企业纷纷捐钱,援助奋战在非典一线的医护人员,2008年初,我国遭遇雪灾,当时的雅戈尔集团捐献200万元等等,不难看到,从98年特大洪水,到今年的四川大地震,十年中全国全省的灾难,浙商在其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援助作用,以敢为人先的浙商,在救灾、扶贫、担当社会责任方面依然敢为人先,现行一步,他们在创造了一个一个经济奇迹的同时,也展现了东方文明下商人特的道和义,在每年的富豪榜上,浙商总是有一定的地位,与此同时,在目前慈善榜上,浙商们是争先恐后。刚刚黄部长也讲到了,三千名浙商签署的社会责任倡议书,里面写道,浙商财富越多,拥有的资源越多,肩上的责任更大,数百万浙商遍布天下,携起手来,就能承担巨大的社会责任。

  这就是我们3千名浙商在社会倡议书中的共同号召,事实上在今天的浙商眼里,纳税、增加就业的都是一种基本的社会责任,随着浙商对企业公民概念的深入理解和履行,他们对于社会责任以及和谐的理解,也变得更加深刻和丰富起来。

  于是,奥康集团为员工建宿舍楼,并按三星级标准建设了现代化的员工生活小区,星光控股集团12年来没有拖欠一份工资,并依法与员工签订了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百分之百,我们浙商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经过了四个阶段,我认为第一个阶段,浙商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因为他们所想到就是怎么样多赚钱,没有想到要怎么样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这个阶段是第一阶段,我称之为不“不支持”还不知道社会责任,履行社会责任是自己应该做的,没有做的话,还没有意识到,因为他们太穷。

  第二阶段浙商发展起来了,他们也想履行社会责任。但是他们经济状况还不是很好,捐款什么的有一些感到不太舍得,但是他们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

  第三阶段就是有钱就能够捐出去,而且感到这是一种光荣,是在履行社会责任。

  第四个阶段就是把钱捐作为一个很自然的阶段,是一种“自为”的阶段。我发现任何道德上的提升都要经历这四个阶段,比如说中国对奥运会的态度,在清政府的时候,我们收到奥运会的邀请,我们根本不知道奥运会是什么东西,也根本没有派人参加,这个是属于“不支持”的阶段。后来到了20世纪初,奥运会知道我们不去参加,是十分侮辱,所以张学良将军资助了刘长春去参加奥运会,虽然没有拿到名次,但是至少感到,奥运会如果中国不参加,也是一种耻辱。第三阶段是“自豪”的阶段,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拿到金牌,很多人看到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很多人会觉得很自豪,现在我们金牌拿得最多,我们参加奥运会,和世界人民一起共度接节是很自然的事情。

  我再举个例子,我在我们学校,学生开业典礼上说,随地吐痰也是不支持的阶段,第二个如果你吐下,觉得被人家看到,觉得自己档次太低,这个已经知耻,第三个阶段想吐没有吐,觉得境界比人家高一点,第四个阶段就是自危的阶段,吐痰当然不能吐在地下,什么时候想吐了,就吐在手帕上。

  如果你知道有这四个阶段,你处在哪个阶段这对自己的道德提升有好处,我相信在座的很多同志,尽管也是身价几百万、上千万的老总,但你在随地吐痰的问题上,是在哪个阶段?至少今天听了我的讲话,应该考虑如何进入第二阶段。

  我们社会责任当中更加是这样的。我们的企业家在这方面可能做的比较好一点,我们有一个学生,是尿毒症,那天我跟一个企业的老总讲了,他马上就捐款五万块钱给这个学生,这个我都感动。所以我们欣喜的看到,浙商正在为自己塑造“责任浙商”的形象,不是以前一切以经济利益优先的群体,现在更加关注将企业做成百年老店,追求产品质量和企业信誉,善待员工与员工,对员工也是四个阶段,从一开始员工已经来了,我这个公司你愿意来,你就来吧,根本没有想到给你多少工资,反正是你自己来的,现在我们要想到,员工的工资是不是太低了,自己自豪阶段,我们企业员工就比人家企业员工好,我们的员工善待他们,工资比人家高一点,很自豪,最后进入自为阶段,就是要跟员工一起共同富裕、共同成长。

  我衷心的祝愿,浙商在全球化竞争的时代,以社会企业家的姿态再展雄风,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胡祖光会长的精彩论述,下面我们请出风云浙商的代表,华立集团董事长汪力成先生演讲《科学发展观与企业家的责任》大家欢迎!

  汪力成:尊敬的各位领导、尊敬的各位企业家,朋友们!

  大会组委会安排我来做一个科学发展观与企业责任的演讲,我看了上午的日程表,有非常多的嘉宾演讲,我就节约时间,简单讲几个观点,因为很多的观点刚才的领导和胡校长都做了很深入的阐述,这里不再重复。

  今天演讲的主题就是科学发展观与企业责任,我围绕两点,第一科学发展观。我想从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国上下,社会各界,对深入贯彻理解科学发展观都进行了全方位的全面的讨论。

  作为企业来讲,从企业的角度,怎么来理解科学发展观?我想对企业而言,最大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如何让企业能够做到可持续发展,就是寿命尽量长。从出生那一天,到死亡那一天的平均寿命越长,我认为企业对整个社会的贡献就越大,回报就越多,因为现在这一点,企业已经达成共识了,包括民营企业在内,不要认为这个企业是私人的,是民营的,所以死也好、活也好,是自己的事情,因为一个企业从出生那一天开始,就从社会当中获取资源,要得到社会方方面面给你的一种支持,所以你的利益,不仅仅是你的投资者、你这个老板,涉及到方方面面,所以我认为一个企业,应该要考虑到它的一举一动,它的发展、倒退和死亡,都会给整个社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刚才我们黄部长包括胡校长已经讲了,改革开放30年到今天,浙江的企业,特别是浙江的民营企业,经过风风雨雨,发展壮大,从原来一个农业大省,几乎没有工业基础,发展到今天举国注目,甚至引起全球经济学家关注的这样一个特有的浙江经济的现象,我认为是靠了我们这个伟大的改革时代的机遇,靠了浙江这一片土壤,靠了浙江这个发展的环境。到了今天,我们浙江的企业事实上,面临着改革开放以来,最严峻的一次考验,考验对我们企业而言,肯定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危险,但是我相信,更多是一次机遇。

  随着整个发展环境的改变,市场环境的一种改变,我认为我们浙江的民营企业要思索这个问题,就是如何在这种危机面前,把危险转化成机遇,把压力转化成调整和再上一个台阶的动力。我认为,浙江的民营企业,当然并非是像大家所讲的那样,这么简单,产业升级、企业转型,从方向上来说,肯定要这样做,但是从方法上来说,并非如此。如果一个企业的产业升级这么容易,市场也有压力,马上产业水平就提升了,或者是整个环境给你压力,整个企业发展方式马上就转型了,我认为那做企业太容易了,但是我们也确确实实应该看到,如果你迟一点去领悟您面临的死亡就多一分危险,对浙江的民营企业而言,我认为要做到持续发展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第一,原来一直强调做大做强,现在是否应该考虑先要做强,才能做大。因为做大并不等于做强。对于最近一系列浙江民营企业的倒闭或者是出现风险的案例来看,往往就是可以从更深的一个层次去理解这个问题。所以,从原来一味的做大,要转变要先做强,再做大,再做长。

  第二,浙江的民营企业,特别是处于制造业民营企业,绝大多数企业都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所以抗风险的能力非常弱,这次由于人民币升值,由于生产要素成本的提升,由于上游资源的短缺所给企业民营企业带来的压力,更进一步充分说明这个问题,所以我们认为处于的浙江的民营企业,一定要审视自己在这个行业的价值链和产业链当中的地位,要作出各种各样的努力,调整自己的定位,向产业链的上游转化,至少可以从最下游往中段去转,这样获取的价值链会增加,抗风险能力就增强。

  纵观全世界包括发达国家的企业发展和演变的过程都有这种规律,如果还是用这种传统的不变的思维,就很难逃脱,加入把压力转化为动力,下决心就改变,这就是最大的机会。

  第三,浙江民营企业是高度发达的一个省份,但是我们一直引以自豪的经济发展模式,就是板块经济,板块经济有优势,因为高度的专业化分工,形成了一个地区雷同的产业集群,但是同样引导不好,就带来了大量的同质化的竞争,其实有很多的企业和产业在浙江所发生的问题,都是由于同质化的竞争。所以我认为面临这样的状况,浙江的民营企业一定要以如何改变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这个最根本的角度出发,来改变我们的竞争方式,而不是靠拼价格,而不是靠你有一招,我有一招,我认为这样已经走不下去了,我认为如何改变,这也是在企业角度理解科学发展观最重要的问题。另外我们以前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都是单打独斗,我认为根据现在的状况,今后更多应该走向合作、联合、抱团,因为竞争的最高形式并不是你死我活,竞争的最高形式就是合作,对浙江的企业要反思这个问题,最后打到你死我也死,对大家都没有好处,如果走向合作,本来要死的,可以避免走这条路,可以活得更好。

  我认为最后一点,我们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现在值得反思的是,原来浙江的企业敢于把握机遇、抓住机遇,很多企业现在发生了危机,从来没有人去考虑,是不是我应该去做的项目,从能不能做,到该不该做这样一种思维方式的改变,是企业在做大过程当中,避免进入多元化陷阱,包括我们华立集团,华立集团是一个典型的多元化企业,但是我们这几年开始,我们的战略也在调整,我们认为中国的充分竞争的市场,现在已经不再适合多元化发展的模式,慢慢应该聚焦了,因为全世界都有一个规律,当一个新兴市场起来的时候,往往企业都进行多元化发展,但是当一个市场开始逐步进入到相对成熟的时候,多元化一定会失败,这个时候你必须要聚焦到最擅长、最核心的业务上去,你才能活得更长,在欧美发达国家500强里面,做多元化发展的企业寥寥无几,但是往往是新兴市场过程,包括以前的日本、韩国、俄罗斯、印度大部分企业都是多元化,不同的时期要有不同的战略。

  所以我认为从企业的角度来讲,如何去理解科学发展观,我认为最核心的要素就是如何把企业做成一个长命企业、做成一个百年老店,当然要做成百年老店确实非常难,为什么全世界百年企业是寥寥无几,但是是企业家追求的梦想。现在要追求谁能笑到最后。

  做百年老店是关于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我认为要做到可持续发展,要做一个百年老店,作为一个企业不能不去真正或者是全方位的理解企业的责任,很多人认为,特别是民营企业,企业是我的,所以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其实企业从出生以后,特别是做大以后,企业就已经不属于你的,属于整个社会了,以前我们只是理解,企业最大的责任就是经济责任,后来上升到法律责任,后来上升到人民责任,后来上升到整个社会,刚才胡校长四个阶段论已经准确的阐述了这个。

  我相信浙江的民营企业,现在已经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企业家已经开始认识到企业的社会责任,我记得在十年前,企业在交流的时候,很少有人讲到未来我的财富怎么处置,我要留给我的儿子和家属,但是现在高兴的是,现在企业级在讨论过程当中,越来越多的讨论如何把财富捐献给社会,如何把财富最后用一种很好的方法、持续的方法回馈给社会,这是浙江民营企业今后可持续发展非常关键的源泉,因为动力的来源不一样,如果是作为一个企业家,仅仅是以赚钱为目的,最有一天会失去的,而作为一个企业家,最终把财富回馈给社会能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动力是永久的。

  作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我想已经有很多话题,很多的会议都已经在讨论这个问题,我想我们作为企业来说,也一有一个净化的过程,最早的时候是为了提高美誉度和知名度,但是真正企业的社会责任的履行是出于自律,和出于自己的一种理念、一种价值,越来越多的浙江民营企业已经开始走向这个了,刚才黄部长在演讲当中已经讲到了,包括中国历次出现的天灾人祸,浙江企业家都是最踊跃的一个群体,而且还有大量没有见报的,是发自内心,默默无闻的企业家群体,他们在做慈善事业,他们在做公益事业,他们把社会责任视作是企业责任,这是浙江的民营企业家在中国的经济,乃至世界的经济当中能够承担主要积极的角色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最后,我还是这个观点,浙江民营企业,或者是浙江过去成功的要素主要是在于勤奋、吃苦耐劳,善于把握机遇、敢为人先和低廉的生产成本,但是未来浙江民营企业,或者是浙商成功的特征一定是一批最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群体和最先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家群体。

  我这是对我针对这两个议题的个人观点,与大家分享,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汪力成先生。当前,中央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出的统一部署,希望我们浙商群体真正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并以此作为企业发展的指针,积极追求企业和谐发展,成为真正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群体。下面有请金洲集团董事长俞锦方演讲《转型——浙商发展的必由之路》大家欢迎!

  俞锦方:尊敬的黄部长、王副省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企业家的同仁们,今天在这里,非常高兴。我在这里做一个汇报。

  我是来自于企业的第一线,没有更深的理论,我结合我们企业的实际讲一些想法。

  确实,针对当前的国内外经济这么一个大的转折点,我们在这里进行高峰论坛,我觉得是非常的必要,也非常的及时。我的企业已经有26年的历史,在这26年当中,我们所遇到的宏观调控有好几次,但这一次跟以前历次不一样,这个不一样的地方是什么?我们真正在宏观调控发展效力的时候,我们突然又在这个外围,经过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以后,在全世界产生了更大的风暴。我们企业所面对的这个“寒冬”深度会加深,我们浙江的企业怎样在国内外这么一种“寒冬”小怎样渡过这个“寒冬”我想今天大会安排我的主题,就是转型——浙商比较必由之路,我想围绕这个主题,也结合我们金洲发展的历程,我想讲三点:

  第一点,转型最关键的问题,首先是我们企业界思想观念的转型与升级。我想金洲集团在十几年以前就提出了“百年金洲、报效祖国”我今年51岁了,我应该做什么?在这里面我们悟出一点,任何一个企业,目前做的这个产品,无论有怎么的优秀,无论怎样的精良都是要过时的,不论你这企业家有多少的优秀,你是全世界顶尖,我们都回避不了自然发展规律,人都要生老病死,所以今天在座的企业家,你们是当家人,作为一个企业的法人代表,作为一个企业的掌舵人,我们应该做什么?我想最关键我们要打造一支优秀的团队,要创建起一个科学发展的企业管理体系,这个是最关键的。这个才是几十年、上百年不会落后的。

  我们首先不是盯着某一个产品怎样,我们怎么样在企业管理一系列体系上建立起符合当今世界经济舞台的科学的体系,怎么打造一支适合于世界经济竞争的这么一个优秀的团队。我想这个是我们浙商下一步发展的制高点。我们现在从这个思想上要转变,现在我们金洲管道,我们金洲管道因为比较专业,想想管道简单,其实不简单,现在管道的压力要超过煤气,我们的减压阀的压力要超过1200吨,但是我不懂,我的团队懂,我们在新的形势下要怎样发展,就是要科学的体系,打造优秀的团队。

  第二点,怎么转型?我觉得要有强烈的危机感为助推器。我们金洲管道,从86年开始出管道,现在到2008年我们还是管道。我们为什么在这个管道这个事业中能够占到世界的前列,跟世界同行业一起比美,就是长期有一种危机意识是分不开的,我在企业做法人26年,文化理论、基础水平也比较低,但是我长期这么多年来,这种“商场如战场”长期的危机意识,这是金洲成为成功发展到今天一个很主要的方面,大家都很清楚,80年代初的时候,加来的自来水放出去的时候,有时候是混的,有时候是铁锈的,我们那个时候就已经热不锈钢了,所以说危机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热金度钢管比较畅销的时候,我们已经在研究绿色管道的,我们是研究了五年,目前建设部的钢塑管的标准是我们起草的,塑料跟钢管是两个不同的性质,怎么融合在一起,只有这两个融合在一起,这个管道才是完美的,钢管的强度是有的,但是清洁、卫生是不够的,光是塑料管,清洁卫生是够的,但是强度不够了,所以目前市场上你要买PE管、PPR管,但是像我们这样,把两个管道的优点集合在一起的,目前在民用管道上是超前的,本身自己有一种超前的危机意识,我们在西气东送开始的时候,我们把民用管道重点投资转移到石油天然气管道,这个是强烈的危机感造成的,是考虑到企业的生命。民用管道和供水管道跟一百几十公斤压力的石油天然气管道完全是两码事,大家应该知道,刚刚西气东输的时候,我们的材料我们国家不能生产,是从韩国进口的,后来我们宝钢才做到的,现在做到X80强度是非常强,我们现在也可以做到X80,钢管的压力要超过煤气管,没有这种危机感,没有这种危机意识来强烈推进,没有这么强大的动力。

  所以说,我们只要站在这个行业世界的顶峰,不管市场怎么疲软,市场需求怎么减少,总还是需要的,所以我很早以前讲过,哪怕做一个大头针,你做到全世界最好,你还是有市场的。所以我希望从我们发展的历史过程,我们吸取一个教训,商场如战场,天天在打仗,有这么一种强烈的危机感,灌输到企业创新过程当中,科技创新也好、管理创新也好,这是第二个感悟。

  第三点,转型要把握好资源整合与合作的机遇、时机。这个时机很重要。所以现在我们正处在这么一个经济发展的大转折时期,这个大转折时期,其实又是困境,又是发展的大时机。我们金洲在管道这个方面我们抓住了时机,我们始终是瞄准世界一流水平,哪怕是技术改造,哪怕是先进标准,一定要抓住世界先进水平是什么的,我们在这个时候牢牢抓住了机遇,我们在2004年以前,我们国家所有的海洋用石油管道都是日本、韩国进口的,我们在这个方面我们提前了两年,叫美国一家公司设计生产了石油天然气管道,就是海洋用的管道,这个设备是定做的,要定制的,设计过程和制造过程最起码一年半,在这个时候我们是提前做了这一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了解我们这里,我们那个时候已经开始调试要生产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看到我们超前了,而且装备水平比较高,那个时候2006年,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到人民大会堂主持了签约仪式,我们抓住了这个行业发展的最好时机,抓住了这个“时”我们才又抓住了“机”,所以我们跟中海油合作了以后,每年通过市场的竞争,有大量的单子,而且借助中海油这个世界影响力的平台,我们全世界石油天然气的订单源源不断,我们是挑着单子做的,在今年这样的经济状况下,我们的石油天然气管道还是供不应求,还是挑着单子做。

  所以我想,通过以上三点的感悟,和同行们共同借鉴。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现在世界经济形势发展,对浙商提出了非常明确的新要求,就是要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我们坚信在省委省政府的引领下,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通过转型与升级,一定能够迎来浙江经济发展新时代,我们金洲集团愿意于全省各界共同努力,抓住这一发展时机,勇于开拓,积极应对,不辜负时代所赋予我们浙商的责任和挑战。

  预祝大会圆满成功,谢谢各位!

  主持人:感谢俞锦方先生。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俞锦方先生率领的金洲管道企业不断创新,不断跨越,不但成了首都新机场、秦山核电站等重大工程的管道供应商,还开发了中哈管线、中亚管线等石油天然气管道,标志着金洲已经从原来的一个小企业进入了国际竞争的轨道。下面我们还将请出打造了北京奥运会主场馆鸟巢建筑的浙商代表,精功集团董事长金良顺先生。大家欢迎!

  金良顺:尊敬的黄部长、王省长、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大家好!

  今天很高兴参加“创业创新 浙商之道”高峰论坛会议。今年正好是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精功集团创业40周年,在这个期间我想我回顾精功集团走过的路向大家做一个汇报。

  精功集团经过了四个阶段的发展,从1968年到1979年主要是靠手工业,靠修修补补,农具、农业、服装加工为主要产业,第二阶段主要1979年到1991年,就是自己研发产品,是小型为主的。第三阶段是从90年代初到90年代末,这个阶段主要实施部分合作制到股份制的过程。第四阶段是在跨入2000年,也是一个跨越阶段,主要是通过企业的股份制改制和上市得以发展。

  我们集团在这几个方面,一个我想汇报一下关于创业创新的四个方面。

  首先一个是技术创新,我们集团一直注重产品的技术创新,从当时还是在80年代中期,承建了国家级的星火、火炬项目,当时也开发出了一系列的替换产品,到目前为止,先后承担近八项国家级的科学创新和产品开发项目,有6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开发出一系列高性能机电一体化的设备,以及纺织机械专用设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主要的产品都销售到美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8年的奥运会场馆,国家体育场鸟巢到目前为止是我国建筑行业当中科技含量最高的建筑工程,影响力也比较广泛,这个工程是从05年8月开工,到06年竣工的建筑,历时16个月,多项技术填补了空白,创造了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目前精功集团在太阳能广电技术以及小分子制水产业化、硅原料提成领域等十多个领域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走出了一条技术创新的新路。

  集团今年11月份,广受世界关注的第一台500吨太阳能多晶硅炉,标志着我国太阳能核心技术专利技术的研发已经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第二个是产品创新,立足集团的核心产业发展,积极向新产业拓展,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以资本市场支持产业发展,加速产业整合,以产业发展和资本运作打造核心竞争力,做强做大企业,从2000年起,当时我们集团是于原来的纺织改制以后,成立精功纺织公司,当时在创业板上市,因为创业板一直延迟,最终在04年6月25号上市。

  在这个过程当中,03年重组了安徽长江股份,把我们集团最核心的钢结构产业,注入到安徽长江股份,使安徽长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04年6月25号,精功集团正式上市,我们精功集团拥有三家上市公司。

  第三个方面是管理方面的创新,因为精功集团是一个多元化的企业,到现在为止,拥有六大产业,一个是钢铁建筑、一个是机电、汽车,还有一个市场物流,还有一个绍兴黄酒,以及航空、房地产业,从管理上相对比较复杂,我们集团为核心控股模式,在产业、技术、人才管理方面、品牌管理,不仅使企业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应,而且将产业的优势集聚起来,做到趋利避害,真正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四方面是文化创新。我们坚持用先进的文化凝聚人、留住人、激励人。是集团的优秀传统,长期以来,通过与时俱进,集聚了一批优秀人才,营造的和谐的氛围,引领诚信、信任、合作的企业理念,回报社会的价值观,确立精功集团和百年企业的企业远景,这些企业核心文化,推动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信这种文化对企业模式,将企业文化融入,使企业快速发展壮大,企业连续排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企业信息化500强,中国最具有竞争力500强,中国最大的现代企业,今年被中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先进企业荣誉称号。

  持续创新一个企业的灵魂,作为企业来说,要坚持持续的创新积累,在创新中发展,在创新中孕育企业活力。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我们深知未来的发展有越来越多挑战,我们坚信我们保持草根浙商的创业精神,浙商的创新能力,将使浙商克服眼前的困难,勇往直前。

  非常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金良顺先生,精功集团也是我省民营企业的一个代表。30年来,从一家农民企业成长为旗下拥有3家上市公司的企业集团,产业上不断创新与跨越,跻身原来为国有企业所垄断的飞机制造行业,涉足太阳能、超声波等高科技领域,这种创新跨越的精神值得提倡。浙商,当自强不惜、勇立潮头求发展。但当前愈演愈烈的全球性金融风暴也确实给浙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面对挑战,浙商怎么办?产业升级该如何寻找突破口,有请浙江大学管理学博士,年轻而有激情的柳宏志先生给浙商来一点思想的碰撞。

  柳宏志:大家好!

  我今天给大家讲的是《浙商转型的机遇和挑战》我主要介绍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个浙商成功的终极奥妙;第二个浙商转型的机遇与挑战;第三部分浙商如何突围与转型。回顾一下浙商成功的过去,重点分析一下浙商的现在,展望一下未来的浙商如何突围和转型。

  改革开放30年,浙商创造了很多的成就,我总结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历史的原始积累阶段,这个阶段是无中生有阶段,我们靠着模仿创新,完成了原始积累,第二个阶段是二次创业阶段,这个时候的浙商扬长避短,很多优秀的企业开始练内功,开始战略转型,在这个阶段主要是靠产权合作道路,第三个阶段是全力化运行阶段,这个阶段整合了国内国际的各类的资源,实现的是种自主创新的模式,我们创造了很多的奇迹,第一浙商成为第一大现代商帮,知名商标是全国第一,品牌的拥有量是全国第二位,在工业的增加值当中,品牌创造的价值给产品的附加值要达到30%左右。从现在来看,可以发现,浙商有很多的优势,应该说积累了很多的市场资源、品牌资源、资本资源。但是我们在当前的转型和升级当中,面临很多问题,我今天主要是分析现在面临的形势。

  浙商通过建市场、除壁垒、连规范、倒集群浙商的品牌意识不断增强,在70年代末的时候,浙商没有什么品牌意识,那个时候完全是供给不足的,在80年代初的时候,有一部分先知先觉的浙商朦胧的品牌意识产生了,在90年代初的时候,优秀的浙商品牌意识觉醒,到90年代末的时候,浙商已经创牌了,在这个阶段进入了成熟期,在这个阶段主要是品牌的国际化运行,通过品牌的标杆战略来打造强势品牌,有自己独特的区域品牌,浙商创造了很多的商帮传奇,取得了驰名商标全国第一,注册商标总数超过十分之一,排在第二位,品牌和商标的申请量每年增长非常高,浙商对工业生产总值的贡献率目前达到30%。

  目前浙商有四种类型,第一类浙商是稳健浙商,稳健浙商分布在传统行业;第二类是明星浙商,明星浙商经营都是公众东西第三个是块状浙商,成长性、创意性非常强。第四类浙商是主体,是浙商遍布在全省各地,甚至全世界各地,基本上搞得是投资,从未来的发展方向看,浙商必须从最初的第一阶段贸易型浙商,到机会型浙商,到专业型浙商转变。

  我把浙商成功总结这几个,第一个市场先发,第二个浙商思维,第三个民营企业,第四个创新模式,第五个内外匹配,第六个结构转型第七个创新,这是浙商成功的终极奥妙。

  我这里重点要说的是浙商思维,我们过去把浙商的成功经验总结四千精神,五千精神,这个并不准确,如果比谁能吃苦,白天当老板,晚上当老板,全国人民都比吃苦,不见得把企业做的怎么样,温州从开始的假冒伪劣,总是打假,或者是劣质的皮鞋开始,这也不能够解释浙商成为十者有其六,一路走过来,并不是胆子大,能够吃苦,使浙商成为现代的商帮,最关键是商业的思维,还有一个民营机制,各位企业家应该感受非常深厚,第一个在决策上有高度的自主权,在知识产权上高度的支配权,在用人方面有高度的选择权,在利益分配上高度的调控权,在浙商有充满活力的民营机制,所以取得非常大的成功。

  我们自主创新能力非常低下,但是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很强,通过这两大创新,弥补了自主创新的不足。

  另外浙商实践在每一个阶段都能够审时度势,实现内部的运行机制和外部的动态环境相匹配,这是优秀浙商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浙商也能够审时度势,一些优秀的浙商能够从创意型的机构不断向发展型结构转变,这使许多浙商从不规范到规范,从规范到优秀,从优秀到卓越,浙商更注重综合创新的力量,从事业创新到管理创新,到技术创新,到制度创新,乃至文化创新,依靠综合的创新来实现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因此取得了很大的创新优势,我认为浙商有独特的思维结构,我专门做了一个大的课题,1300多个浙商的样本,实证研究,了解浙商的思维模式,我得到这么一个结论,是三个层次,最核心是商策,第二个是商谋,最外围的表现是商哲,但是我们说,仅仅学皮毛,学不来商谋和商哲,学应该是学商哲和商谋,浙商有一个什么样的典型的思维特征,第一个战略思维上,浙商注重快立、快干,不断调整,在投资决策上浙商是先机,万事求中,其实浙商在操作当中非常注重控制风险。第三个在管理风格上,浙商注重简单实用、小处下手,不搞大而全的虚的东西,第三个是注重结果导向,忽视过程。

  第五个方面在用人上,浙商用人要确疑,疑人也要用,细节上注重多方学习,听风是雨,在创国际品牌方面,浙商非常注重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民族文化为依托。

  浙商成功并不是靠四千或者五千精神,浙商主要靠的是浙商思维,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浙商之所以取得创业创新的终极成功,最关键靠的是机会的敏感,对需求的运筹帷幄,靠的是充满灵性的思维,浙商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创新能力和用人方略,这是从不规范到规范,从规范到优秀,从优秀到卓越。

  在改革开放30年的卓越成就的基础上,浙商未来的发展怎样?我们当前面临什么问题?是否可以持续?当前浙商面临很多的机遇和挑战,改革开放30年,浙江经济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全国第四,但是科技综合实力不强,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区域创新水平处在国内的中下游,随着劳动成本增加,原材料和基本能源波动剧烈,出口退税的调整,银根紧缩企业面临很多的困难,在产业升级方面面临很大的困难,浙商当前面临五大挑战。

  第一个挑战是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第二个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浙商靠的粗放经济,产能过剩,第三个缺失创新动力机制,我们过于追求暴利、造假、侵权,第四个区域创新体系薄弱,在科技资源条件,尤其是创新人才方面非常匮乏,没有给创新提供根本的动力支撑,第五个方面浙商承担了巨大的思维,急功近利投机取巧心理严重。

  宏观调控已经从两防到一防一保到目前的全力保增长,宏观经济严峻到什么程度?靠数据说话,第一个金融方面,从刺激危机到金融危机,从楼市的低迷,到有价无市,到救市措施的出台,第三个裁员降薪,全世界的经济学家、政府管理者和企业家都关注我们能否有可能从金融危机转化为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根源是什么?总结为这几个方面:

  第一个贪婪的人性,美国人民过渡的透支未来的消费,第二个错误的决策,纳斯达克的泡沫在2000年破灭以后,美国为了振兴经济,03年大规模拉动房地产发展,因此房地产泡沫越来越大,第三个方面监管的缺失,滥用金融衍生杠杆,造成了沉重的灾难,过渡的赌性的市场经济埋下祸根,雷曼兄弟的债权人当中,50%以上都是海外国家的债权人,它破产了对逃避债务非常有好处,为什么救两房,因为两房代表是国家的政策,不救两房美国的金融体系就彻底崩溃,另外是美国消费者透支,无力偿还房贷,因此靠国家信用,纷纷国有化了,国家信用如果破产了,美国彻底崩溃了。

  我们说虚拟经济给我们带来多大的危害呢?第一个全球股市狂跌,国外的主要的资本市场已经跌了很多,美国在一个月以内,增发了8.5万美元,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从最高点到最低点已经跌破了75%的市值,蒸发了20万亿人民币,我们的国债我们也买了上万亿美元,目前来看,上万亿美元已经跌破到32亿美元,这是中国持有的美国的国库债券和两房的按揭抵押债券,在实体经济方面,珠三角开始裁员、倒闭,纷纷过冬,长三角风起云涌,全国倒闭了7万家企业,很多人说中产阶级在一年之内就被消灭了,因为中产阶级的非现金资产受损非常严重,很多人说过年之后开始跳槽了,现在不敢了。

  国际金融危机给我们什么启示,我总结为六大启示。第一个在经济结构上要正确处理虚拟经济跟实体经济的分析,我们过去的发展模式就是太相信美国了,认为美国都是好,市场经济,太相信虚拟经济,实际上虚拟经济跟实体经济之间要注重平衡,第二个要处理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我们要注重全球的金融体系的重建,完备的金融体系才是必要的,防止是有制度性的缺陷,美国之发生这个灾难,就是体系不全,第四个当金融危机与生存发展的关系,但是已经严重发达国家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中国影响是最小的,中国不可能进入到金融危机,我们的资金流动受到限制,我们有比较高的储蓄率,还有非常高税收,已经不可能陷入金融危机,但是如果如果宏观经济把握不好,有可能直接进入经济危机。

  第五个方面在危机的治理方面,从单边主义治理要走向全球合作,统一行动。

  第六个方面要正确处理好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的关系,国家之前的三大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是核心,过去主要是靠货币政策,从未来来看,货币政策跟产业政策应该整合起来,另外要考虑到资产的价格要保持稳定,保持物价相对稳定的水平,不要大起大落,还有一点消费习惯,要养成一种居民储蓄和居民消费要有平衡的习惯,过去为了鼓励老百姓买房子,开发商在忽悠,美国老太太要贷款买房,中国的老太太怎样,现在没有人说了,现在并不是说嘲笑这种说法,最主要的观念美国在2003年之前,消费的模式是非常稳定的,虽然是这种提前消费,但是风险控制很好的,只不过在03年为了振兴纳斯达克的科技泡沫股的问题,通过房市的大规模的启动出台了很多的政策,因此透支了未来的消费,金融衍生工具太大了,实际上储蓄和消费应该综合平衡,也不能像中国这样高储蓄率不消费,也不像美国高度消费,经过各方面的专家的资料收集,包括自己的判断,从美国来看,这一轮的宏观调控至少三年以上,如果做的不好,甚至到四到五年,我们国家到07年底,这个经济增长的顶峰已经确认无疑了,中国从03年开始进入到上升的通道,国家为了防止过块的增长,在04年下半年开始进行宏观调控,在05年有所调控,到07年一波的大涨,这是一轮小的周期,长的周期是从99年到08年,这是长的周期,从03年下半年到08年初,这是一个短周期,目前从历史的经验来看,中国要想快速的走出下滑的局面,如果操作的好,基本上要两到三年的时间,股市会先行启动,但是楼市没有三到四年根本调整不过来,宏观经济的数据也支持了这个判断,前一季度国民经济已经跌了,在CPI和PPI的指数方面实现了双降,在工业增加值、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实际上都在下降的,我们说增速下滑,这是非常严峻的局面,无论是M2、M1、M0都可以看到,当前经济到底是过热还是过冷,都可以看出,从92年开始调整,到98年进入的谷底,到02年又进行到谷底,后来进行上升,正好是在这一波长周期当中。

  目前既不过冷,也不过热,但是要防范过冷。

  房市从07年11月份开始,大家都知道,王石提出了拐点论,遭到了口诛笔伐,潘石屹四个月后,这个行业要经历百日剧变,他认为拐点论是对的,最近潘石屹从华尔街过来了,现在的房市进入了L型,地产公司的市值蒸发了上万亿元,1.3一平米的房子闲置,80%的房子无人问津,未来的市场是无药可救了,政府再救房地产是实体经济是伟大的伤害,因为房地产业是绑架了国民经济,房地产业的开发占GDP10%以上,占GDP增加值比重超过5%,影响到相关的行业60个,许多地方政府都认为必须要救楼市,必要要影响投资、内需和GDP的增长,因此出台了很多的政策,国家也出台了很多的政策,但是实际上在这一波的救市当中,全国的房市并没有明显的下降,全国70个大中城市还是在增长,只不过是8、9月份环比上涨了,到底应不应该救楼市?现在救楼市是救百姓,还是救开发商和百姓,其实全国人民都反对救楼市,因为是绑架是国民经济,这种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从未来来看,实际上就抓住了一点,房地产业的第一功能是居住功能,不是为了投资和投机的,只要看好长期增值,儿子、孙子都买下来的,企业家愿意买,这个就变成保值增值了,房地产第一功能是居住功能,不是为了自住是为了投资,在这样的前提下是必然扭曲的,但是我认为,就应该像发达国家限购,第三套以上的房子就不允许购,像温州商人是成套来买,这个是非常疯狂的,在这个适合的时机应该把握一下,现在不是最佳时机,如果不出台限购的政策,把它作为投资和投机,甚至是作为保值增值的话,这个就不行。

  降价是唯一出路,如果这个行业非要赚取很大的利润空间,必然要横盘的,这种方式是不可持续的。

  第二个挑战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我们浙商现在的企业存在什么特点,规模小、劳动生产率低,创新能力差、获利能力弱、国际化程度低,在国际市场当中,上有天花板,下有地板,中间有隔板,天花板是越来越低,地板是越来越高,中间的空间越来越少,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选择了不可持续的道路,从未来来看,我们浙商的企业转型来面临创新动力的缺失。

  第四个方面区域创新体系也非常薄弱,在科技的基础条件、人力资源、创新能力、产业高度、公共管理水平都存在很多问题。

  第五个方面是巨大的思维幽闭的陷阱,如果不能树立一种即使你知识产权来执法维权,10倍高于创新的成本的话,也要坚决保护,这种概念树立不起来的话,肯定是不可持续的,创新是没有动力的。

  企业家的成败在于思维创新和思维幽闭,成在思维创新,败在思维幽闭,许多企业家陷入到思维幽闭的陷阱,过去就是这么做的,没有看到未来的行业发展趋势,在过去的三到五年当中,重大的决策失误62%以上,在决策失误的根源方面,主要是客户需求把握不住,尤其是领导冲动,在时间精力方面,大多数都是没有放在未来的发展上面,没有战略思维,很多的中小浙商是不相信学习的,在用人思维方面是压榨员工成本的,这个是不可持续的,实际上我们面临这么多的困难,我们也面临很多的机遇。有大六大机遇。

  第一个方面是基建投资,我们要启动产业升级,在当前的情况下,其实传统的制造业已经形成了倒逼机制了,第三个方面浙商面临开拓新兴市场的机会,城乡一体化和新兴市场的开发,第四个吸引国际投资,第五个是吸引国际金融人才,第六个方面是战略重组,一些具有条件的优秀企业,可以吸纳上市公司的优质资产或者是成熟的项目和企业,进行资源的配置重组。

  最后简单讲一下,浙商如何突围和转型。短期来看,第一个现金为王,现在不是土地为王的时代了,现金比母亲还要重要。第二个要加速回款。第四个重视内需,第五个开发一一些新兴市场,平衡产能、不亏即赢。未来的浙商要实现长远的突围和转型,就是要从要素的驱动到投资的驱动到创业的驱动,要构筑现代产业创新体系,实现跨领域的产业创新。

  第一个有效的整合链条,产业升级不是放弃制造业,要实现产业的有效整合,加强产业链的交叉、融合和驱动。我们要注重发展1.5产业和2.5产业,过去比较关注第一、第二产业,实际上我们应该考虑1.5、2.5产业有多少,生产服务业有多少,商贸流通业有多少。第三个要注重发挥商业创新的力量,实际上是实现客户价值的实现,其次就是盈利模式的创新,浙商在这方面具有掌握先机的,我们应该发挥商业创新,商业创新要比技术创新更加强大,不仅仅发挥商业创新,要从价值链到价值网络进行转变,从单打独斗,向战略联盟进行转变,要从规范经济到泛经济进行转变。

  浙商要不断的提出新的价值,另外要不断的建构自己独特的业务系统,从市场的驱动向驱动市场进行转变。

  还要选择适合的创业轨道,我们国家比较注重制度创新,我们过去靠的是模仿和合作创新,自主创新应该要调整的,但是真正的自主创新的企业是非常少的,但是绝大多数企业应该作适合性的道路,核心的功能要提高,跟消费者的互动能力要提高,我们应该借鉴三星的模式,靠的是这个战略。

  第五个方面要强化创新体系,强化创新体系,通过打造科技载体、科技平台来实现,浙江省现在重点建设六类科技载体和三大科技平台,区域创新体系排在国内的前列,但是我们的区域创新体系离不开政府,政府要主导,但是里面有一个思维要改变,太多的企业家和政府官员要关注项目,项目是不够的,扶持一个企业的项目,过去是成功的,未来是要失败的,未来要从项目到政策到环境到平台,重点要打造三类平台。

  还要积极推进产学研平台,浙江应该率先起到全国地方推动产学研的平台。还有一个方面是知识产权战略,第八个方面是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尤其这里面当前到了一个要快速地培育高素质、创新型企业家,这个是最关键的,高素质、创新型这个必须要放在首位,未来必须要靠一批优秀的企业家。

  对于浙商来说,企业应该实现两防、两保、两调、两增。对于目前这个阶段,企业家尤其需要思维创新,思维不创新,都没有用的,思维创新是撼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发展,实现诸位浙商基业常青的动力,从未来来看,尤其要注重思维创新,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柳宏志先生给予浙商朋友的建议和独特的见解。的确,浙商的发展已经不再是“埋头拉车”的时候了,浙商既要当“垦荒牛”更要当善于思考的“智谋家”。有请浙江文化产业的扛旗人物,宋城集团董事长黄巧灵先生演讲《创新思路,开创产业前景》有请!

  黄巧灵:下面还有重量级的宗庆后先生包括我的老朋友王志纲先生,也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我想不占用他们的时间,我非常简单地讲。

  今天这个会议,我想有一点感受,我们省委宣传部长、省长和各部门的头都来了,为浙商打气,要我们建立信心,这点感受我非常深刻,我们企业很小,但是时刻处在风口浪尖当中,网上瞎编一个故事我说拿4亿跑了,有的说我拿了20亿跑掉了,这些事情对我们公司来说,没有任何的感受,我们公司会把这个利用得很好,我们把坏事变成好事,我们到世界任何一个地方,讲起这个故事都讲的很好,这次我也把这个好好利用一些。

(编辑:zhangwh)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