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假造货币不能成为法外之地
时间:2017-02-13 09:11:51信息来源:不详点击:661 加入收藏 】【 字体:

  2017年以来,监管部门现场调查比特币交易平台的新闻赓续见诸报端。2月8日,央行对9家在京的比特币交易平台重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并划下“四不准”的行业监管红线,即不得违规从事融资融币等金融营业,不得参与洗钱运动,不得违背国家有关反洗钱、外汇管理和付出结算等金融法律法规,不得违背国家税收和工商广告管理等法律规定。与此同时,各大交易平台也召开行业大会,商讨行业自律,发布风险管理通知布告。

  数据表现,2016年,相对于其他类别资产,比特币全年涨幅高达160%以上,远远超出了同期股票市场、大宗商品等大类资产创造的收益。2017年1月份以来,比特币价格继承大幅上涨,1月5日刷新历史最高价,达到每个币1249美元;但1月6日比特币价格“闪崩”,一起暴跌超30%,其价格波动风险愈发凸显。与此同时,此前重要比特币交易平台均实施T+0交易、7x24小时开盘、无涨跌幅限定,现货杠杆交易模式较为盛行,这些在肯定程度上放大了整个比特币交易的风险。

  众所周知,比特币并非货币政府发行,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比特币背后既没有主权国家名誉背书,也没有相对应的实体资产作为支持。自2009年诞生以来,比特币一向受到质疑,在中国也只是一个小众市场。但在2016年,中国的比特币市场蓦地火热起来,三家重要交易平台的交易量甚至排在了全球的前三位,交易量远超全球其他地区,整个市场出现了失控的倾向。

  比特币2016年在中国的火热,并非是基于央行推进货币假造化的预期,而是在谋利者赓续加入与价格赓续上涨之间形成的正向循环,与贵金属、艺术品和邮币卡之类的地方交易所并无二致。在这一交易结构和市场中,绝大多数的参与者只是认可比特币交易价值,而没故意识到其本质是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杠杆工具(融资融币)的普遍运用,则进一步助推了这种谋利风潮,也加剧了市场崩溃的风险。此外,从整个财富市场的大环境看,2016年中国“资产荒”比较紧张,在缺乏具有吸引力的大类资产的情况下,一些投资者把目光转向了比特币。

  这种交易结构和投资者构成无疑是特别很是脆弱的,整个市场的价格波动风险也很大。与此同时,因为缺乏第三方托管,交易平台自己也存在较大的道德风险,一旦出现类似P2P平台跑路的情况,还有可能在肯定范围内引发风险。从技术和监管方面来看,尽管目前国内比特币平台不太可能发生大规模的洗钱举动,但比特币自己存在非法传销、洗钱、换汇运动的可能性,可能对中国现有的外汇管理和付出结算系统形成冲击。

  应当充分地熟悉到,货币的假造化同假造货币之间存在本质的区别。货币假造化现实上是法定货币的数字化,比如微信付出、付出宝等付出情势,所采取的本体照旧人民币,而非假造货币——比特币。前者只是改变付出体例,而后者则是改变了货币发行的根本规则,挑衅了央行的权威。中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紧张的位置。比特币的非理性繁荣和市场的高度谋利倾向,已经成为一个潜在的风险点。任何金融创新,包括假造货币在内,都应当严守风险底线,比特币当然也不能成为法外之地。

来源:经济参考报

(编辑:zhangwh)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