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昔日光鲜的媒体人到如今自己创业当老板,敢想敢闯的孟艳玲不愿意沿着人生惯性的轨道滑行,她要活出不一样的精彩。投身光伏产业15年,让她看到了人生更大的可能性。尽管低调如斯鲜为人知,孟艳玲的深藏若虚却始终难掩自带的光环
文/刘伟华
一直以来,杭州新子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孟艳玲都是公众视野中的“陌生人”。她基本不接受媒体采访,鲜少在公开场合露面,在网上检索,甚至找不到一张她公开发布的照片。
然而,她从事的一直是备受关注的光伏产业。CPIA数据显示,自2013年中国首次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光伏应用市场以来,中国光伏产业一直保持着持续增长的势头。当前,中国光伏产业已进入万亿赛道,正悄然改变全球的能源结构。孟艳玲创立的新子新能源,正是光伏产业链重要一环的光伏封装材料制造商。
热门行业、低调老板,这一反差,与她早年的职业——记者有关。
当年,孟艳玲从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编者注:1998年并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2年整体并入北京广播学院,即今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央视、中国经营报、人民政协报做了十余年采编工作。因为工作原因,孟艳玲接触到了大量有成就的企业家,“他们的创业事迹和企业家精神触动了我的创业念想”。
2009年9月,孟艳玲辞去了原来从事的新闻工作,卖掉了北京三环内唯一一套房产,回到杭州临安,与先生一起开始谋划创业。经过一年左右的考察和选择,最终选择了新能源光伏胶膜封装材料细分行业: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EVA胶膜。2010年4月,孟艳玲向银行贷款200万元,和联合创始人马建华带领三名部队退伍的年轻人,在杭州临安创立了杭州新子光电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新子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开启了她在光伏行业细分赛道拓荒的15年。
“新子新能源15年来一直行走于太阳电池封装材料这个领域,以卓越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为光伏行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近日,孟艳玲接受《浙商研究与资讯》专访时不无感慨地表示:辞职创业,投身光伏产业,在产业报国的同时,也让她看到了人生更大的可能性。
高点起步
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创业之初,新子光电缺资金、缺技术设备、也缺人才,锚定的又是光伏发电新能源材料开发这一既有技术壁垒又有资金门槛的领域,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如何破局?
孟艳玲介绍,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属于高分子材料,也是太阳能电池板关键封装材料,关乎太阳能板的光转电能的效率和使用寿命,要确保太阳能组件25年长效使用寿命。当时,光伏行业,太阳能电池组件90%在国外市场,关键电池封装材料EVA胶膜90%靠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进口。
“要做好这个项目,有相当的难度和挑战。”孟艳玲深知,没有高水平创新型专业人才,就无法打造出有竞争力的过硬产品。要做就要延揽一流人才,打造一流产品!她果断从科研实力雄厚的浙江化工研究院聘请来顾问专家,该院是国家863计划EVA胶膜项目研究实施单位,在这一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通过合作,新子光电取得了原始基础技术配方,开始研究开发试制生产EVA胶膜产品。
经过不断的大胆尝试、不断创新,新子光电打造出国内专业EVA胶膜生产线设备,向国内十多家初创性胶膜企业提供生产设备和技术配方及生产工艺。2013年,新光电子获得多项EVA胶膜和制备方法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专业EVA胶膜生产线也获得市场认可,向国内八家胶膜生产企业销售EVA生产线设备和技术服务,成为当时国内唯一一家EVA胶膜制造方案解决供应商。2014年公司营业收入由前三年的不足一千万一举突破5000万并首次实现盈利,让新子品牌在市场站稳了脚跟。
2016年,新子引进了战略投资者,进行股份制改造,由EVA胶膜方案解决供应商转型为专业EVA胶膜制造商,迈入发展新纪元。
在孟艳玲带领下,新子新能源步入发展快车道。公司三大主营业务高分子材料、太阳能电池组件与分布式太阳能电站设计安装全面增长。其中,新能源高分子材料已经形成EVA电池封装胶膜、背膜、绝缘材料产品矩阵,年产能6000万平方米。目前,新子新能源与全国200多家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软性组件等细分市场占有40%的市场份额,远销中东、非洲、东南亚多个国家和地区。
走进新子新能源公司,“荣誉墙”上的一个个奖杯、证书见证了公司的实力与荣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3 ·15诚信企业,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浙江省行业创优创新示范单位,浙江品质制造认证企业,浙江省AAA级“重合同守信用”单位,浙江省光伏太阳能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浙江省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单位,临安市成长性企业30强……目前,新子新能源在浙江临安、江苏宿迁有两个光伏组件封装生产基地,现有产能15GW,年产量封装材料系统达到1.5亿平方。2020年,公司营收达到2亿元。2021至2023年,公司营收连续三年增长30%以上,年营收突破3亿元,胶膜市场占有率位居浙江第三、全国第七位。
弘扬浙商精神
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相比公司业绩,孟艳玲看得更长远。她深知,企业的成功不仅仅在于盈利,更在于能否为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
“我们的工作并不只是在制造产品,而是在为未来塑造可持续能源的世界。在光伏新材料制造领域,我们的团队一直是行业前行者,为世界带来创新且可持续的绿色能源产品。这不仅仅是我们对质量的坚持,更是我们对社会责任的承诺,公司虽小,但安置了25名残疾人。”15年来,孟艳玲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企业的使命与担当。
处理好生产发展和生态环保的关系,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光伏新材料制造作为绿色能源的重要一环,对保护环境、减少碳排放具有重大意义。新子新能源通过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环保材料,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确保产品不仅高效,而且可持续环保。公司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自2021年起,坚持每年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和质量诚信报告,持续提升绿色可持续发展水平。
“浙江制造 品质生活”是新子新能源人孜孜以求的目标。他们刻苦攻关,研发出了高性能的光伏组件封装材料,透光率高,抗紫外,耐寒,耐高温,长效抗PID衰减,确保太阳电池组件三十年使用寿命!
身处强势发展的中国光伏行业,新子不断探索新技术、新材料,研发新产品,公司先后开发了高透光率EVA、POE、POE三层共挤胶膜,黑白共挤功能反射膜、双玻N型电池组件高体阻EVA胶膜等系列产品投放市场,推动了光伏新材料制造的进步。不仅如此,新子新能源还积极参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和改革,为推动整个行业得健康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我和我的团队每天都在努力工作,朝着我们的美好愿景——为世界提供更清洁、更可持续的能源新材料前进着。”孟艳玲说,为全球客户提供更高质量、更环保的产品,促进实现可再生能源的普及,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贡献,是她创建新子新能源最大的收获与幸福。
在创业创新过程中,也进一步加深了她对浙商精神的认知和理解。孟艳玲认为,浙商精神突出体现为敢于尝试,勇于突破,不断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发展路径的创新精神;脚踏实地,注重实干,追求实实在在发展成果的务实精神;相互支持,携手共进,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团结精神;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的责任精神。浙商精神作为企业家精神在浙江地区的具体体现,为无数创业者提供了精神指引和力量源泉。
“当前,经济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浙商精神应成为企业家应对挑战,把握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孟艳玲表示,作为创业者,坚持学习和提升自己非常重要。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只有通过持续的学习和努力,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并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她告诉笔者,自己尽管工作繁忙,还是利用两年时间,进修完成金融硕士研究生课程,获得香港金融学院金融硕士学位。“作为企业家,我们不仅要关注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更要注重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未来的商业世界中立于不败之地。”
孟艳玲不仅注重自身学习,也重视员工的培训和发展,在她看来,一个企业,不仅要有一流的企业家掌舵,有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做支撑,同样也离不开高素养的劳动者队伍。近年来,新子新能源公司通过“外引内培”,积极为员工提供持续学习和发展机会,不断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潜力。公司先后从其他行业引进了数位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高层次技术人才,7名中高层管理人员通过在职研究生学习,取得硕士、博士学历,团队更多员工通过不同形式“充电蓄能”,成为公司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
以创新求发展
打造全球光伏封装材料的领导者
近几年,在中国光伏行业“内卷”加剧、行业整体承压的情况下,新子新能源仍然实现了企业经济效率、社会效率、利税每年以20%的复合递增。其中的秘诀,正是孟艳玲口中的“创新与发展”。
可以看到,随着政府补贴政策退潮,光伏产业从“补贴时代”进入“平价时代”,靠补贴存活的企业加速立场,掌握核心技术和优势的企业则获得了更多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欧美国家为保护本国产业,通过征收关税、设置配额限制等手段限制中国光伏产品的进口,增加了中国光伏企业开拓市场的难度。同时,尽管中国光伏产业已成为全球当之无愧的第一,近几年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光伏也面临着严重“内卷”的问题,产业链协同不足、产能过剩、价格恶性竞争、投入产出不成比例等困扰着众多光伏企业。唯有不断创新,才是破局之道。
“面对挑战与机遇,中国光伏产业需要不断创新,加强产业链协同,发挥政策扶持作用,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孟艳玲分析,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光伏产业作为最具潜力的新能源领域之一,正获得迅速发展。近年来,中国光伏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光伏电池和组件的全球市场份额分别达到了60%和70%。我国光伏组件转换效率已达到23%,处于全球领先水平。技术领先的中国光伏产业仍然具有极强的竞争力。
孟艳玲表示,面对光伏行业史上最强“内卷”的严峻挑战,新子新能源秉持“致力于光伏科技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提升人类生活品质为己任”的企业使命,持续加大新产品的研发投入,积极拓展新的业务领域,面向高端市场,形成差异性优势、多元化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品质提升、服务优化、产品定制化等手段,实现更高的市场占有率——将市场占有率由目前3%提高到6%,“通过我们的创新和卓越,为人类生活带来更多可能”。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科技时代,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在孟艳玲看来,作为一家光电领域封装材料制造企业,新子新能源未来发展的关键在于持续创新和工艺优化。“我们要加大新产品和新技术新工艺研发投入,持续探索新的技术领域,不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新子新能源成立15年来,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专利34项,软件著作权4项。仅2023年,就向国家专利局提交12项发明专利申请。
随着业绩持续向好,今年2月,新子新能源向美国证监会递交纳斯达克主板上市招股说明书,公司有望在年底在美国纳斯达克IPO上市。通过上市募资,将进一步扩大新子的生产规模,推动新子光电做大做强。
“中国光伏产业在未来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前景,我们对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孟艳玲笃定地表示,面对未来,新子新能源将以更加开放和进取的态度,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努力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坚定朝着“成为全球光伏封装材料的领导者”的企业愿景不断迈进。
简介:孟艳玲,高级商务策划师,金融硕士,曾供职央视、中国经营报、人民政协报社,担任编辑、记者、策划等,2010年4月创建杭州新子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杭州新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任总经理,2011年担任公司法人代表兼董事长,同时担任新子实业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兼董事长。现任浙江省浙商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浙江省光伏太阳能行业协会副会长,杭州新子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2016年获得临安市(现临安区)十佳优秀创业者称号,2024年获得临安区三八旗手荣誉称号。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5月13日傍晚,杭州市西湖区翠苑街道办事处主任楼颖平主任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