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S智库
城镇化健康发展要防八大偏向
时间:2014-06-04 15:12:34信息来源:不详点击:737 加入收藏 】【 字体:

56日于北京召开的“第2届中国新型城镇化峰会”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民建中间副主席、浙商研究会信用会长辜胜阻发表了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重要内容

辜胜阻:城镇化健康发展要防八大偏向

  我不认为户籍制度的改革是城镇化或者市民化的突破口,我认为最紧张的改革是公共服务体系体例的改革,由于假如没有户籍,只要把公共服务覆盖到农夫工头上,也是农夫工的市民化。除了公共服务体系体例改革,还有投融资制度改革、地皮制度改革,房地产制度改革、财税制度改革等等,所以城镇化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最紧张的改革领域。

  世界银行有本书讲将来中国20年,城镇化率将从50%进步到70%,我国城镇化有两个概念,一个是按照常住人口计算,也就是在城市生活半年以上的人口,按照这一口径我国城镇化率已经是50%以上,但假如按照户籍人口来算,我国城镇化率只有36%左右,所以中国从社会结构来看,户籍人口的城镇化水平很低。另外一个短板是服务业,世界银行展望将来20年中国城镇化率和服务业比重都会进步许多。

  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路径,我把它总结成3+X3是进城落户1亿人,棚户区改造和城中村改造惠及1亿人,中西部就地城镇化1亿人。X是对不能落户的常住人口执行居住证制度。除了落户城市1亿人,我们还要看不能落户和不想落户的转移人口,在北上广深这些特大城市,大约有800万外来人口,有的甚至达到1000万以上,这些人是不能落户的,由于特大城市的人口是严酷控制的。还有一些人是不想落户的,有调查注解74%的农夫工乐意生活在大城市,但不乐意摒弃农村的户籍,由于农村户籍上的含金量越来越高。报告中还提到中西部地区就地城镇化1亿人,曩昔我国农夫工大规模“候鸟式”流动而非“家庭化迁徙”,代价是6000万的留守儿童和几万万的留守妇女、留守老人,这些家庭为此支出了沉重的代价。

  城镇化需统筹围绕五个要素深化改革:人、业、钱、地、房。“人”是城镇化的核心。“人”的城镇化要解决转移人口“如何市民化”和“人往哪儿去”两个题目。“业”就是城镇化要有产业支持、市民化要有稳固就业。产业支持和转移人口稳固就业是城镇化的紧张基础。市民化假如没有稳固的就业,那么市民化也不是健康的市民化。我们讲,城镇化涉及到2.6亿农夫工,他已经从农村走向城镇,从农业转化为非农产业,但是没有实现从农夫到市民的身份变化。所以,中国的城镇化是一种没有市民化的“半城镇化”,假如按户籍人口算,我们的城镇化率只有36%,很低。人的市民化,绝不是一纸户籍,最紧张的是稳固就业,你有了户籍没有稳固就业也不行。市民化的关键是让进城人口有稳固就业、能安居和享受基本公共服务,让他们融得进、留得住、住得下、能就业、可创业。同时,转移人口不仅生产、生活体例要变,而且思维体例也要变。

  钱从哪里来?国开行展望将来三年必要25万亿投融资需求,财政部的展望说将来六年必要42万亿。我们看到,在传统的城镇化模式下,政府靠卖地负债,导致如今地方债务已经超过18万亿,如许一种模式难以为继,必须靠金融创新来解决钱从哪来的题目。农夫工市民化是有成本的,许多测算注解,市民化成本一样平常在10万/人左右,但不同地区农夫工市民化的成本是不一样的。探索建立政府、企业、小我共同参与城镇化的成天职担机制,打开民间资本参与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融资的通道,既能解决资金来源题目,也有利于缓解企业的用工荒难题。

  “地”是指地皮的集约使用和推进新一轮的地皮改革。我们曩昔30年,城市面积扩大了9.2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增长了2.58倍,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增长了1.78倍。在地皮改革中使农夫利益最大化是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处理好的庞大题目。要让转移人口能够不摒弃承包权,用好抵押权,能够用地皮换股权,实现使用权的有序流转。

  “房”是进城人口住有所居的关键。解决住房题目则要建立覆盖不同收入群体的多元化城镇住房供应系统,使进城人口实现安居梦想。

  城镇化健康发展要防八大“偏向”。今天发布的这份报告讨论健康的城镇化,那么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政府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我觉得政府应该在规划制订、制度设计、公共服务、环境珍爱、市场监管、社会管理这6个方面有所作为,发挥有形之手的作用,那么政府不能做什么?我总结城镇化健康发展要防八大“偏向”。

  第一,城镇化不是越快越好,城镇化率不是越高越好。我国1960年的时候城镇化率就接近20%,但后来因为不能解决就业和吃粮的题目出现了持续20年的逆城镇化活动。许多国家城镇化进程都是失败的,一个很紧张的缘故原由就是把农村的贫困转移到城市,典型的例子是巴西和印度的贫民窟题目。

  第二,城镇化也不等于造城活动。我们有一个县财政收入只有4亿,提出要打造东方的迪拜。一味的“造城活动”光有外观上、物质上的高楼林立,不能从根本上进步老百姓的幸福感,不能解决真正的民生题目,也不利于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第三,城镇化不能大规模清除村庄。统计表现,2000年至2010年,全国天然村数量由360万个削减到270万个。10年内,90万个村子消散了,相称于天天有将近300个天然村落消散。

  第四,城镇化不等于房地产化。一些城市把城镇化建立在单一的房地产业之上,导致鬼城和空城。地方政府过多依靠地皮财政,高地价推高房价,据测算,税费和地价共占房价的60%。如许的局面,就是说我们过多依靠地皮盈利和人口盈利来发展城镇化,代价是很沉重的。所以,地皮制度必须进行改革,分外是征地制度要进行改革,还有地皮税和地皮融资制度,要改变地方政府分外城市政府过多依靠地皮财政的征象。

  第五,城镇化也不等于去农村化,如今我们出现村庄空心化、农业副业化、农夫老龄化,所以农业不能建立在捐躯三农的基础上。

  第六,城镇化也不能对农夫工不能“用而不养、取而不予”,要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对城镇常住人口的全覆盖。

  第七,城镇化不能过度透支将来。美国工业城市底特律破产,就是由于底特律有高负债180亿,以及产业空心化题目。在经济辉煌的时候底特律有180万人,如今只剩下70万人。

  第八,城镇化不等于摊大饼,要避免人口过度膨胀导致“大城市病”。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需避免“五大误区”。第一要防有城无市的过度城镇化,提防拉美化陷阱,阿根廷的城镇化率超过90%,但这种城镇化是极不健康的,大量的市民变成游民生活在城市。第二,要防有速度无质量的城镇化,避免一些城市一哄而起搞大跃进,一味寻求城镇化的高速度和规模扩张,陷入速度至上陷阱。第三,要防城镇化的“房地产化”,过度依靠地皮财政,避免过高地价推高房价、陷卖地财政陷阱。第四,要防地方政府以地生财,清除村庄,大量农夫“被上楼”,陷掠夺式发展陷阱。第五,要防特大都市“大城市病”,避免重物的城镇化而轻人的城镇化,高楼林立而居民幸福感降落、特大城市人口膨胀、环境恶化、资源粗摊开发陷阱。

  最后,我总结一下,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首先是新方向,从着重地的城镇化向重人的城镇化转移。新目标,数量增加型城镇化要向质量城镇化变化。新模式,城镇化资源配置要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变化,由市场主导、政府指导。,城镇化要有新的发展体例,粗放式高物耗体例要向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城镇化要“两条腿走路”,大城市群与中小城市要并重,人口的异地转移与就地城镇化相和谐。城镇化要和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当代化同步,这本书还提到了五化和谐,还有经济的服务化,我觉得经济的服务化特别很是紧张,新型城镇化要建立在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上。

(编辑:zhangwh)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