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与出版
《中国绸王》郑继文(笔名:萧树)新著
时间:2018-04-18 08:24:21信息来源:点击:1296 加入收藏 】【 字体:

封面.jpg

    我会理事、作家郑继文(笔名:萧树)新著《中国绸王》

    《中国绸王——沈爱琴传奇》近日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浙江省原副省长、浙江大学党委书记金德水题写书名,并作序。

《中国绸王》目录

楔子

第一章:神仙做不了的,我们也得做

1.生死一念间

2.难上加难

3.巧妇敢做无米之炊

 

第二章:草根生存和茁壮成长

1.不甘落后,着眼未来

2.你拼出成绩,别人来摘桃子

3.同呼吸,共命运

 

第三章:人生最难是突破

1.不等不靠,占领先机

2.攀山头,插红旗

3.钻天打洞,找米下锅

 

第四章:从第一再到第一

1.高门槛和低架子

2.速度的神话

3.向老天再要500年

 

第五章:宏图在胸

1.产业输出,人才输入

2.爱心如海

3.别具风采

4.胸纳天下

 

第六章:小蛇吞大象

1.三座攀不过去的大山

2.不怕掉头的厂长

3.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第七章:更上一层楼

1.好上加好

2.艺术大师的中国情

3.百川归海

4.女儿的小目标

 

第八章:风光佳美

1.惊艳纽约,灿烂APEC

2.明晰产权,力促腾飞

3.多元发展,再造辉煌

 

第九章:万事和谐

1.巨舰启航

2.文化创造价值

3.沈爱宝,中国丝绸之宝

4.厚德载物,宽以待人

5.温馨无边的亲情港湾

 

 

第十章:带着历史的重托

1.千年传薪,百年树人

2.理性思考,艰难抉择

3.力推创二代

4.谢幕,不是落幕

 

附录1:老员工与沈爱琴

附录2:家人眼里的沈爱琴

附录3:沈爱琴创业年谱

 

后记:中国阿信的别样精彩

 

反映沈爱琴同志创业历程的著作《中国绸王》即将出版,虽然限于时间精力对书稿未能详加阅读,但对于“总结浙江经验、提炼浙江精神、阐释浙江现象”,“用文学解读浙江”的活动,我是一贯支持的。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浙江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浙江特点的发展道路。浙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人民安居乐业,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浙江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快、活力最强的省份之一。浙江在这个伟大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而以沈爱琴同志为代表的第一代“浙商”,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翻越千山万水、吃遍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想了千方百计”,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经济奇迹,可圈可点,可赞可叹。

我在工作上曾与沈爱琴同志有过较多联系,她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她在企业经营中有良好的大局观和远见,有非常强烈的进取精神,并且谦虚好学,勤于思考。经常就企业经营和发展战略等问题多方请教,广采博纳,为我所用。我曾在企业发展和文化建设等方面给她提了些建议,每次她都非常重视,逐步在工作中一一贯彻实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6年前,沈爱琴同志率领21位洗脚上田的农民,依靠10台国营工厂淘汰下来的铁木织机,利用国营绸厂的下脚料作为原料,靠村民赶集、走村串户的营销方式,让一个落后弱小的丝绸小厂生存下来,然后逐步发展壮大,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克服重重阻碍,以超越常规的发展速度,取得了非常骄人的业绩,并且创建了卓越的发展模式,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国家实行严格的产业调控,包括丝绸在内的轻纺行业受到严酷冲击,大批规模宏大的国营企业倒闭,或是因亏损严重而被迫进行资产重组,而沈爱琴率领的万事利集团有限公司却能逆势而上,在惨淡萧条的市况中持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为公司赢得难得的发展机遇,乘势做大做强。

沈爱琴同志在全国率先引进世界先进的喷水织机、印染、印花设备,使中国丝绸与世界先进水平相衔接,提升了中国丝绸工业的质量水平和产品档次。2001年,她组队跟随江泽民主席访美,在时尚之都纽约举办“黄河之梦”丝绸时装展示会,展示了中国丝绸的丰富内涵和卓然风采,在当时引起轰动。2001年上海APEC会议上,万事利为与会的国家和地区首脑定制的丝绸唐装,在当时也形成轰动性影响,为中国丝绸赢得了荣誉。她一直以奋进创新、不断突破的精神,使万事利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从行业最底层的一家小企业,发展成中国丝绸工业生产规模、产品质量、品牌信誉都名列前茅的企业集团,占据丝绸产业最前沿,成为中国丝绸工业的领军人物。

沈爱琴同志很早就提出“天地人和万事利”的企业发展理念,在万事利创建以和谐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她率先在浙江省民营企业中实施养老保险制度,让外来务工者也享受社保、医保等各种保障。她主动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在责任和义务之外,主动为社会做了很多贡献。她还是第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尽职尽责地完成人大代表的职责,履职期间,提交了很多有益的建议议案,其中多项重要的建议议案被国家有关部委采纳,对国务院“非公36条”的推出,对“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添加丝绸工业发展规划,都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沈爱琴同志经常说,“毛泽东思想培育了我,邓小平理论富裕了我,‘三个代表提升了我,科学发展改变了我”,这段话是她的肺腑之言,是她较高的政治觉悟和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的生动体现,也是她对党、国家和社会深厚的感恩情怀。

随着时间的推移,像沈爱琴同志这样的创业者正逐步完成交班工作,从前台转到幕后。他们为浙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将他们的创业历程和人生经历加以总结,以文学的方式生动体现,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对这部著作而言,我希望总结的不仅是沈爱琴同志的创业经历,以及她在创业过程中体现出的非凡智慧、远见卓识和一往无前的气概,更要总结和提炼她的心路历程,她为企业、为社会奉献的精神财富。她在三十多年的创业生涯中,“帮助了很多人、改变了很多人、造福了很多人”,不仅有益于群体,更有益于国家,有益于社会。希望她的这种精神不仅能在企业传承,也能在总结提炼之后,为社会所共享,以激励更多的人,共同促进经济发展,共同营建和谐美好的社会。

是为序。

金德水

20129

 

 

 

 

 

 

 

 

 

 

 

 

 

 

  

 

杭州是个神奇的地方,数千年来,它一直受着上苍格外的恩宠,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湖山佳美,物华天宝。它为世界贡献了两件至宝,千百年来,一直为世人所珍爱,赞不绝口。

这两件至宝,一个是龙井茶,一个是丝绸。

龙井茶为绿茶之冠,是茶中极品。而杭产丝绸的华美富丽如同灿烂的朝霞,为杭州染上了辉煌的亮色,给杭州带来“丝绸之府”之美名,享誉全球。

在杭州丝绸辉煌灿烂的历史中,世世代代的丝绸人贡献了自己毕生的心血智慧和汗水,甚至是生命的代价,可他们只留下了足迹,却没留下自己的名字,让我们仰望星空时,对着满天的繁星只能生发无尽的追思和怀想。

在近现代,当中国国力衰微以致中国丝绸产业凋敝难振时,杭州丝绸人挺身而出,以无比的雄心力挽狂澜,承担起重振中国丝绸的责任,却一个接一个悲怆地倒下。

历史记下了他们的名字,他们是:胡雪岩、都锦生。

当历史的步伐跨入现代,丝绸之府杭州终于又挺立起一个传奇,一个英雄,她将中国丝绸推上现代发展的轨道,在世界舞台上重新展现了中国丝绸的瑰丽和辉煌,她将沉寂百年的中国丝绸梦想重新唤醒,抒写了中国丝绸崭新的篇章。

她的人生历程,已不仅仅是传奇,简直就是一个神话。

因为,她的企业刚一诞生,便陷入生死困境之中:没有生产原料,产品不许销售。

当时的环境,没有给这样的企业一点点生存空间,在常人眼里,这样的企业要生存下去,简直是不可能的事。

但她完成了这个不可能的任务,带着22个刚刚洗脚上田的农民,用10台最为原始的铁木织机,突破了重围,在没有生存空间的困境中活了下来。

接下来她率领企业左冲右突,冲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但没等她喘出一口气,她的企业又陷入更大更深的包围:

前面,是亚洲最大的丝绸织造和印染企业,以及几十家大规模国营丝绸企业的围堵;后面,是紧跟在她身后的,是数以千计的村办企业和作坊的蚕食,这种前堵后追重重压迫的环境,一个不小心,可能就是灭顶之灾,要想发展壮大,难于上青天。

她这个看上去很不起眼,几乎经不起任何折腾的企业,没有人认为有前途。

但在接下来的一年又一年中,她率领企业不停地上演新的传奇,诞生一个接一个的故事,那些不看好这个工厂前途的人,全都大跌眼镜——

挡在她前面的大企业一个接一个轰然倒下,跟在她后面的小企业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而她的企业不但一直挺立不倒,并且越做越强,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的态势,终于有一天,这个企业成为中国丝绸行业的旗舰。

她带动了中国丝绸行业的跨越式发展,为中国丝绸带来一连串的荣誉,让世界再次对中国丝绸刮目相看。

共和国总理赞她为中国丝绸之宝。

国家领导人出访的阵容里,有她率领“黄河之梦”丝绸时装展示会的精彩呈现。

上海APEC会上,她特别设计制作的唐装成让与会的国家及地区元首政要备受喜欢,风行一时。

她的企业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1年广州亚运会上,各有精彩卓然的展现,让世界为之瞩目。

她不是神仙,但她的确创造了奇迹。

她叫沈爱琴。

她创立的企业叫万事利集团。

 

 

 

 

第一章:神仙做不了的,我们也得做

 

1.生死一念间

 

1975年,杭州市笕桥公社弄口村,几间四面通风的破瓦房前,一群农民吆喝着运进10台破旧的铁木织机,安装完毕,接上电源,一番摆弄,机器“咯吱”“咯吱”地运转起来。

这机器一响,就像婴儿降临人世的第一声啼哭,一家名叫笕桥绸厂的工厂,在这个世界展露了它最初的模样。

当时的笕桥公社一直想办一家绸厂,但没有计划指标,买不到织机,负责公社五·七工厂的沈爱琴想方设法,打听到杭州织布厂刚刚淘汰下来10台铁木织机,虽说这些织机年头很久,但修修整整还能用用,她多次上门,费尽口舌,总算说服对方,用公社五·七工厂生产的预制板换来了这10台宝贝。

22位农民被挑选出来,洗脚上田,当上了笕桥绸厂的工人。

想不到的是,没过多久,笕桥绸厂的厂长就上交了辞职报告,他说:“这样的工厂,神仙也办不好!”

沈爱琴一打听,由于工厂不在国家计划内,到处买不到生产原料,好不容易弄到一点,过一两天又没了。再加上工人不懂技术,更不懂设备维护,这些老机器不是这儿有故障,就是那儿出问题,比老爷还难伺候,绸厂开一天歇三天,一点工厂的样子也没有。难怪当时的厂长不想干了。

沈爱琴劝这位厂长别放弃,说:“办家绸厂多不容易啊,特别是这些铁木织机,买都买不到,太宝贵了。神仙做不了的事,我们也得做啊!”

厂长说:“那你请神仙来做吧,反正这厂长我做不了。”

沈爱琴没请来神仙,公社领导却来找她谈话了,这位领导找了一圈,谁也不肯接这个乱摊子,就想让沈爱琴试试。

沈爱琴二话没说,马上同意挑这副担子。

领导体谅笕桥绸厂的难处,对沈爱琴说:“绸厂目前非常困难,实在不行,就做好善后工作,把工厂关掉算了。”

沈爱琴却说:“不管千难万难,我一定把绸厂办下去,办好!”

沈爱琴走马上任后,除了前任留下的一大堆债务,工厂一无所有,简直无从下手。这种时候,关掉工厂的确是最简单最容易的一件事,因为谁都知道这样的工厂开不下去了,关了它谁也不会怪罪,不用负任何责任。而要让工厂继续活下去,明眼人一看就是几乎不可能的事,谁要坚持办下去,所有的责任都得她承担。在当时政治挂帅,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环境下,主动承担责任没有任何好处,失败带来的严重后果,让人一想就不寒而栗。

沈爱琴做出这样的选择,根本没有考虑自己的得失和进退。

在她心里,很早就有一颗希望的种子生根落脚,成为她毕生的梦想:要为农民出头,为中国亿万农民找到一条摆脱穷困的道路。几千年来,穷困是中国农民最大的敌人,世世代代压得农民喘不过气来。

她生在笕桥农村,因为家庭贫困,上完高小就辍学回家,虽说年纪轻轻就做过赤脚医生、团支部书记、妇女队长、贫协主席、公社卫生院院长等各种职务,凭着积极工作获得各种荣誉,前途无量,但她一直以自己是农民后代为荣,拒绝多位军官、干部的求婚,找了一个志同道合的农村爱人。她太了解农村,太知道农民的疾苦,同时她又了解城市,了解工业,她一直想在笕桥公社做个试点,通过办工厂,以工养农、以工带农、以工富农。现在,有了这个机会,她舍不得放弃。

另外一个原因比这个梦想还重要:她和蚕桑丝绸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密切关系。笕桥历史上就是杭州的蚕茧和丝绸生产中心、交易中心,千年以来在杭州丝绸产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而沈家是笕桥镇最大、声誉最响的蚕桑世家。她的太祖父广植桑园,蚕房、缫丝、织机和印染的数量在笕桥首屈一指,产品质量上乘,一直销到南洋、日本和欧美。她在蚕房长大,在桑园度过童年,每天伴着织机的吱呀响声入眠。这是她生命中最原始、也是最美好的烙印。在她的记忆里,蚕是最可亲可爱的小动物,桑园是最安宁最自由的场所,织机的响声是世上最动听的声音,丝绸是世界上最高贵最美丽的织物,一位位长辈摇着大蒲扇,给她讲述的丝绸故事,是丝丝入扣最能吸引她的神奇故事,这些故事吸引着她,让她渴望像那些了不起的先民那样,织出彩霞般美丽的丝绸。

后来,沈家遭受土匪多次抢劫,在战乱不息百业凋敝的环境里,沈家的丝绸产业逐渐衰退,但笕桥沈氏厚德传家仁爱待人的家风不倒,沈家人对丝绸的挚爱更加强烈。重振笕桥沈氏丝绸的雄心不仅滋生在长辈的心里,沈家的每一个小辈,从记事起,都把这样的雄心深深扎在心里,生根发芽。

就这样,丝绸成为沈爱琴埋在心底最大的梦想,虽然后来她一直没有机会接触到丝绸,但不知多少回,她在梦里回到童年的桑园、蚕房、机房,闻着那熟悉的气息,激动不已,醒来之后还要久久回味。现在,命运把一间绸厂交到她的手里,即使这间绸厂没有生产原料,产品不允许销售,工人不懂技术,设备陈旧不堪,她也绝不能让这间工厂在自己手里死掉。她不仅要让工厂活下去,还要让它茁壮成长,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工厂,一个让所有人见了都会跷起大拇指的工厂!她不管这间工厂属于谁,也根本不想她能从中得到什么好处,她只觉得这样一个事业,值得她拼出全部的身家性命奋斗。

2.难上加难

 

沈爱琴走马上任,接手的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乱摊子:工厂发不出工资,没有一分钱流动资金,反倒欠着一大堆债务;生产没有原料,偶尔找到一点原料,生产出一点丝绸产品来,还不允许在市场销售。

进也进不得,退也退不得,上不得,下不得,哭不得,更是笑不得……在旁边的人看来,这就叫走投无路。

但沈爱琴像是没看到这些困难,整天乐呵呵的,好像老天爷明天一大早一定会从天上掉个金元宝下来。但她并根本没有等天上掉那个金元宝,而是雷厉风行地展开了行动。

为了让工厂运转起来,先得解决资金上的燃眉之急。沈爱琴向公社打报告,公社账上没钱,让工厂自行解决;她找农村信用合作社,信用合作社不仅不贷款,还要她归还先前工厂欠下的贷款。

无奈之下,她只好把家里这些年好不容易积攒的钱全部拿出来,又以她个人的名义,向亲朋好友借,把四面八方的亲朋好友一个个借了个遍,总算凑了两万多元钱。

这两万多元钱成了她的心肝宝贝,多掰下一个子儿都像剜下她的肉。这些钱她千算万算,硬是被她算出了十几万元钱的用途来,把需要用钱的地方,一一应付过去。

接下来,她像寻宝似的,到处打听杭州的国营绸厂都有哪些退休工人,接着又跑上海、跑绍兴,总算找到了十几位绸厂各种岗位的退休工人,她一家家亲自上门,看望这些老师傅,做老师傅和家属的思想工作,把这些国营绸厂的老职工全部请到了笕桥绸厂。

这些老师傅个顶个的好技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绝活,有了这些老师傅,也就意味着,笕桥绸厂的生产技术比起当时国营绸厂来,一点都不落后。

但是,在这些老师傅颐养天年之际,又请他们出山,吃住在笕桥绸厂,沈爱琴当然不肯让这些老师傅白辛苦,但什么都不正规的笕桥绸厂,偏偏财务上非常正规,管理非常严格,每一笔支出,都要符合规定。

这十几位从外面聘来的老师傅,找不出任何一份文件,说可以给他们发工资。因为他们都有退休工资。

再说,笕桥绸厂在财务上本来就捉襟见肘,也没有财力给这些老师傅发工资啊!

沈爱琴想啊想,终于想出一个办法,又跟这些老师傅一一协商,终于达成一个制度,落实了这些老师傅的报酬——

这些老师傅每个人每个月,可以按每条8元的价格,在笕桥绸厂购买8条丝绸被面。

当时,丝绸被面的国家牌价是16块钱一条,但在商场要凭票供应,且经常缺货。这些老师傅用8块一条的价格买到丝绸被面后,如果以国家牌价转给需要的人,就能得到一点差价。这些差价,就是老师傅在笕桥绸厂的报酬。

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发放的最离奇的工资,也是中国在计划经济年代中,一个能体现市场经济特征的特别工资形式。

这是沈爱琴对严重限制生产力发展的陈规陋习发起的第一个挑战,也是她在经营笕桥绸厂时实现的第一个突破。

从这个突破开始,突破成了她的一种工作方式和习惯。对她来说,工作一辈子,就是突破一辈子。

接着,沈爱琴把全厂工人召集起来,要求每个人都得拜请来的退休老师傅为师,她不避嫌,不怕别人说搞师道尊严老一套,她一个人把十几位老师傅全拜了,每位老师傅的绝活,她都要学到手。

她说:“老师傅教我们技术,连个师徒名份都不给,像话吗?”

这样一来,这十几位老师傅成为全厂工人的师傅,每位工人都拜了师。老话说,师徒如父子,这些老师傅,在笕桥绸厂的地位别提有多高了,技术上的事,他们说的话,没人敢不听。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这些老师傅在沈爱琴的感召下,把压箱底的看家本领都拿了出来,只要是肯学的,毫不保留,倾囊相授。

技术上的问题刚松了一口气,职工管理又让沈爱琴上了心。

这些职工都是挑选出来的农民,在生产队表现好,年轻、勤快、肯吃苦。但在生产队劳动,主要凭个人自觉,不需要太多的组织和协调,容易形成自由散漫的习惯,这些习惯自觉不自觉,会在笕桥绸厂的工作中体现出来。因为绸厂经常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有些工人会在赶好集再来上班;有的工人正上着班,家里突然有事了,不是孩子生病就是母猪下崽,来人一喊,拔脚就往家里赶;有的工人明知一个香烟屁股可能烧掉整个车间,但找个角落他们照样把香烟抽得滋滋有味,车间地上到处是香烟头。

这种状况,使笕桥绸厂看上去根本不像间工厂。

谁都不知道笕桥绸厂明天还能不能办下去,所以现在这种状况,大家也没太当回事。

沈爱琴却决心改变这种自由散漫的状况,工厂就得有工厂的样子,笕桥绸厂存在一天,它就得有笕桥绸厂的精神风貌。

在她灵魂深处,丝绸不是一般的东西,它是世界上最金贵的东西,是得最细心最考究最用心才能做得好的东西。

笕桥绸厂,它就得不一般,它应该是最好的工厂。

为了这些,她要立规矩。

首先得让工人们掌握过硬的生产技术,让工人懂得操作规程,让这些身上还散发着泥土气息的人理解工业化生产,知道配合协调,知道自己的工序是整个工序不可缺少的环节。沈爱琴约法三章,制定了详细的规章制度,在全厂大会上宣讲了三次,又安排到每个小组,反复强调,传达到每一位职工,然后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每次违规,根据程度和性质不同,都有明确的处罚规定,连续违规的,就有可能被开除出厂。

制定规定的时候,讲解规定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反对,都觉得是好制度,所有的人都举双手赞成,但当规章制度真开始执行了,那些违犯了规定的职工看到处罚真的落到自己头上,心里很不高兴。他们觉得自己并不是故意违犯,这次做错了,下次注意了就不会再犯,为什么一定要处罚呢?很多受了处罚的工人,会跑去向沈爱琴求情,求沈爱琴高抬贵手,保证下次不会再犯。

沈爱琴却不为所动,她说,规章制度不是只说一次,是反复多次强调,传达到每个人,针对的也是所有人,在制度面前所有人都是公平的,如果一个人今天违反制度可以不处罚,明天另一个人就可能堂而皇之地违反,这制度就成了一张废纸。不懂得遵守规章制度,就不能算是一名合格的工人!

在沈爱琴的严格管理下,笕桥绸厂终于成为一家规章制度健全、管理严格、运营正常、工人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十分过硬的工厂。

上一篇:吴晓波新著《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上)》中信出版社
下一篇:《浙江难题》邹建锋 新著

(编辑:zhangwh)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