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会活动文章
“创业创新•浙商之道”高峰论坛活动总结
时间:2018-04-16 12:07:28信息来源:点击:775 加入收藏 】【 字体:

今年初,在省委、省政府领导和部领导的直接关心和指导下,我们在策划“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系列活动的时候,就将“创业创新·浙商之道”高峰论坛活动列为“浙商之道”大讨论活动中的一个子项目。其宗旨在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提出的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总战略,进一步凝聚力量推动浙江经济再创辉煌。通过汇聚省内外浙商代表、经济学界专家和政府官员,以回顾浙商创业历程,总结浙商成功经验,分析未来经济的发展趋势,探讨新的经济形势下的应对之策,以及论道全球化竞争时代的新商道;以推进浙商群体素质的整体提升,推动浙江经济进一步发展。

经过几个月的准备,论坛活动于1026揭开帷幕,并于1027日上午在杭州之江饭店正式开幕。

一.论坛概况

此次高峰论坛由开幕式暨“创业创新 浙商之道”主题论坛;分论坛“信心、活力、责任”论坛,商帮文化和浙商特质研究论坛;以及“把握机遇应对挑战”主题沙龙四部份组成。800名浙商代表报名参加了论坛活动。论坛活动的顺利召开,在浙江经济界引起了广泛的影响,得到了社会普遍的好评。境内外重点媒体均对活动进行了全面报道。媒体评价“浙商从‘垦荒牛’到‘智谋’的角色转变,浙江企业从简单制造到聚焦产业链高端的角色定位,终将使经过凤凰涅盘的浙江企业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开幕式暨主题论坛 为“浙商之道”破题,为浙商发展指明方向  1027日上午的论坛开幕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坤明,副省长王建满等四大班子领导出席了开幕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坤明做了重要讲话。

论坛指出,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从资源小省发展成为经济大省,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浙商的不断发展壮大,在于浙商创业创新、与时俱进。浙商群体在引领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创造一个个经济奇迹的同时,在担当社会责任方面同样“敢为人先”,展现出东方文明下商人特有的“道”和“义”。

论坛强调,当前浙江经济面临着新的发展态势,必须正确认识经济形势。看到30年来我们积累的雄厚实力,看到我们已形成了一系列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战略决策,看到我省当前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看到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论坛要求,浙商要在推动浙江经济转型升级中发挥更大作用,最重要的就是信心与创新。只有树立信心,才能继续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共克时艰,再创新业绩。浙商要成为科学发展的推崇者与实践者,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努力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品牌创新上下功夫,在商业模式创新、制度创新、市场创新及文化创新等方面下功夫,为浙江经济的转型升级、促进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贡献。

 

主题沙龙  浙商在解读三中全会精神中感悟挑战与机遇

1026晚,“创业创新·浙商之道”高峰论坛的热身项目——主题沙龙在之江饭店顺利举行。沙龙由浙商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徐王婴、知名学者胡小平共同主持。此次沙龙以“解读三中全会精神把握机遇应对挑战”为主题,来自省内外近二百位企业家和专家嘉宾就“三中全会”的精神畅所欲言,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并对三农问题的解决、和中国宏观经济的未来发展保持乐观。

作为主持人的胡小平,以“一个意义,两个挑战,三个机会”为核心内容阐述了对此次三中全会精神的解读。浙大柳宏志博士提出的“农民想翻身,要做1.5产业”的观点;原博时基金董事长吴雄伟提出的“强身健体 浙江经济不做‘小狗’”等观点引起了场内嘉宾的共鸣。

 

分论坛一 “信心 活力 责任”,浙商转型的动力与信心在脑力激荡中勃发

1027下午,约200余位浙商代表参加了“信心 活力 责任”——论浙商在创业创新中转型的分论坛。分论坛分为上下半场,分别由浙江在线新闻网站总编辑陈建华、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王曙光主持。

省金融办副主任包纯田在分论坛上分析了当下国内外整体的金融形势和走势,并指出“浙江经济本质的支撑点没有松动,浙江经济真正的核心部分没有被伤害。”

此外,西子联合集团董事长王水福、新光集团董事长周晓光、阿里巴巴执行副总裁彭蕾、金都集团董事长吴忠泉、浙江产权交易所董事长颜春友,及西门子中国区总经理王伟国、正大(中国)企业有限公司总裁谢奂等企业界人士满怀信心地探讨了企业创业创新与转型的战略与战术。

 

分论坛二 商帮文化和浙商特质研究 探析浙商之道文化基因

1027下午,近百名参会代表参加了该该分论坛。该分论坛由浙商研究会副会长吕福新主持。来自各地的商帮文化研究专家们介绍了最新的研究成果,聚焦国内各大商帮和省内地方商帮,从历史到现在,通过纵向、横向的比较去反映了商帮文化的多元性,探索“把多种文化加以阐释,把多种商帮文化结合起来”。参会学者包括商帮文化研究院(浙江)院长谷迎春、龙游商帮研究专家陈学文教授、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卢昌崇、安徽大学徽商研究专家卞利教授、宁波大学宁波帮研究中心主任戴光中、温州大学马津龙教授、台州市社联副主席谢绍银、浙商研究会副会长胡宏伟、上海陕西商会会长周瑞勇、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中心杨轶清等。

二、初步成效

总结本次论坛取得的成效,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增加了浙商的信心。27日上午的主论坛一直持续到12点半,千人会堂依旧座无虚席。广大浙商认真而热切聆听演讲专家对当前经济发展中和浙商应对之策的见解;26日晚上的主题沙龙,原先预定100人的座位,不得不加椅子到200人;这一切都说明遇到问题的浙商对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经济转型引导政策的关注,他们需要政府的帮助、专家的指点。许多参会浙商都说,“黄部长的报告对浙商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我们倍感亲切和温馨。对于浙商群体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是雪中送炭。”由此,浙商朋友不仅坚定了信心,还要学会在挑战中把握实际孕藏着的巨大机遇。

二是鼓励了浙商转型。本次论坛无疑将对浙商转型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汪力成等浙商在论坛上阐述了困难中成熟起来的浙商正在思考这样几个转型——从做大做强到做强做大的意识转变;从产业链低端走向产业链高端的转型;从单打独斗转型联合抱团的转型。宗庆后、俞锦方、金良顺等企业家关于坚守专业化与科技创新等的心得体会,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令广大浙商深受启发。而黄坤明部长在论坛上关于“浙商要在推动浙江经济转型升级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号召更是令广大浙商深受鼓舞。

三是团结了浙商力量。27日早上8点多,在之江饭店千人会堂参加会议的浙商个个精神抖擞,互相握手寒暄。相聚时的会心一笑,传递出彼此的决心和信心。困难时期,浙商朋友彼此感觉贴得更近。在会场门口,西子控股集团的王水福和西门子中国区的王伟国就聊起了合作事宜。以前都单打独斗,现在我们应该抱团抗敌。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汪力成的话,或许就是很多企业家此刻的期盼。

三、深远意义:30年,又一次思想大解放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这个特殊的历史纪年,对于浙商来说,意义犹为深远。因为,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浙商的崛起本身就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历史产物。

另一方面,2008年以来,我国经济应对着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变化的严峻挑战,全球金融危机又使中国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以民营经济为特色的浙江经济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浙商的发展到了一个非常时期(许多浙商都喊出了过冬的口号)。

随着台州的飞跃、杭州的南望、义乌的金乌、绍兴的江龙等骨干企业纷纷出现问题;随着一些中小企业的相继倒闭,浙商的生存与发展首到了空前的挑战。许多浙商也产生了思想上的迷茫:曾经创造浙江民营经济辉煌业绩的浙商能否进一步发展?浙商精神、浙商之道是否还有其存在和发扬的价值?

这是在浙商处于一个新的转折时期,当社会上对浙商的议论有种种“杂音”的时候,省委领导站出来,和浙商一起研究浙商之道,肯定浙商发展,鼓舞浙商士气,可谓意义深远。在这样的一个关节点上,省委宣传部领衔主办“创业创新 浙商之道”的主题论坛,首先在思想层面与精神层面为浙商在发展的道路上亮起了启航灯。

浙江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一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创业创新史,也是一部充满艰辛探索的经济成长史。追溯浙江经济的发展与浙商的成长,首先源于30年前的那一场解放思想大讨论。

30年前全国上下关于姓社姓资的讨论声中,浙江政府和百姓解放思想,“只做不说”,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创业潮。

30年后的今天,在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竞争的双重压力下,逼着浙江上下再一次开展思想解放的大讨论:浙江经济的发展,该如何实现“从外延扩大再生产回到内涵扩大再生产?”、“政府该如何伸手整合小企业,助推浙江产业集群的升级?”“企业该如何实现战略转型,如何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

冬天,不仅仅是守望的季节,更是思考的季节。春天的播种、夏秋的收获,往往取决冬天的思谋与准备。

此次“创业创新 浙商之道”高峰论坛最重要的意义也许在于拉开了浙江省又一轮思想大解放的序幕。

四、存在的问题

本次高峰论坛活动的组织总体是成功的,但由于种种原因,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对论坛规模和企业家参会热情的估计不足,方案还不够完善。主要出现问题:1.主论坛位置。在筹备工作中,没有预料到主论坛开始的时间上午9点,又是周一,正值上班高峰,所以有部分参加会议的浙商没有准时到会,但是9点半以后,又迎来参加会议高峰,我们及时引导,在会场后加了一排座位。2.会议用餐问题。我们在方案中计划安排300人在中午12点用自助餐,但是根据会议人数和会议时间的延后,我们调整了自助餐时间,增加了就餐位,确保了中午会议就餐;由于下午会议气氛热烈,原定5点结束的会议,结果又延迟到5点半,我们又及时增加会议餐。但是,由于某位参会代表对会务衔接工作产生重大误解,让中午用餐出现了不和谐声音。

二是责任到人落实不够。尽管我们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和预案,工作分工到人。但是对会议中出现的问题应急不够快速,比如,上午主论坛的嘉宾席就位情况,第二排的部分位置,由于临时因为主席台领导前排就坐听报告而调整席签位置,在入席时没有做好引导工作,导致座位后排爆满,前排空缺。

三是经验不足,执行力不够。尽管论坛工作人员中个别同志有经验,但是具体工作人员中还是有较多新人,遇到问题不知如何处理,在请示报告中失掉了处理的最好时机,导致工作的缺陷。比如,主论坛中的演讲嘉宾PPT播放处理,和饭店交待后没有因为演讲台移动,再去落实。

总之,经过这次论坛活动的筹备与组织,锻炼了论坛工作经验;相信工作中的种种失误也会成为日后的“成功之母”。希望在部领导的指导与关照下,将来可以做得更好。

 

 

附件1 浙商反馈

黄部长讲话被浙商誉为“及时雨”与“雪中送炭”

10月27日上午的论坛开幕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坤明,副省长王建满等四大班子领导都出席了开幕式,这令参会的近800名浙商深受感动和鼓舞。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坤明的重要讲话更是在浙商朋友中引起了热议。

黄坤明部长在讲话中指出:浙商是浙江精神的实践者,也是推动浙江经济新一轮发展的生力军。在这个关键时刻,最重要就是信心和创新,信心是成功的助推器。只有树立信心,才能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只有树立信心,才能共克时艰,再创新的业绩。另一方面,创新使浙商在过去30年里迅速崛起,相信创新也将使浙商在今后的日子里,创造出更加惊人的奇迹和更加美好的未来。

对于黄坤明部长的讲话,参会浙商们深受感动。西子联合的董事长王水福满怀真情地在下午的分论坛上讲到:“我们真切地感谢政府给企业增加信心和肯定。我想现在企业家,不需要什么,就需要理解与肯定。”他在讲话中反复表示,“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企业家需要的理解、肯定比生命更重要。”

金洲管道的董事长俞锦芳激动地在上午的论坛演讲中表态:尽管商场如战场,但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金洲人将咬定青山不放松,用强烈的危机感推动企业一次次的转型升级,积极主动地与世界级企业同场竞技。

黄坤明部长在讲话中说:当前,浙江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态势,我们坚信基本面比较好的浙江,一定能够克服困难,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增长,同时要积极探索科学发展之路,提高质量,调整结构。

对此,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汪力成在演讲中响应说:浙江民营企业过去成功的要素主要在于勤奋、吃苦耐劳,善于把握机遇、敢为人先和低廉的生产成本;但是未来浙江民营企业,或者是浙商成功的特征一定是一批最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群体和最先于接轨国际,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家群体。

宋城集团董事长黄巧灵则认为论坛的召开与黄坤明部长讲话,对于浙商群体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是雪中送炭。由此,浙商朋友不仅坚定了信心,还要学会在挑战中把握实际孕藏着的巨大机遇。

黄坤明部长在论坛中还阐述了浙商之道的三个涵义——道路的“道”;道理的“道”与道德的“道”。他说,改革开放30年来,浙商群体以“四千精神”走过了一条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先行探索之路——道路的“道”;同时,浙商群体以白天当老板、晚上看黑板的求索精神,不断感悟浙商发展的管理之“道”、品牌之“道”、诚信之“道”、资本之“道”——道理之“道”;而浙商群体在引领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创造一个个经济奇迹的同时,在担当社会责任方面同样“敢为人先”,展现出东方文明下商人特有的“道”和“义”——道德之“道”。

黄坤明部长的这一论述在浙商朋友中得到了热烈的反响。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介绍娃哈哈这一本土品牌的创业历程之后,结合黄部长的讲话深有感触地谈论:娃哈哈的品牌之道的在于坚持了以人为本的商道。

精功集团董事长金良顺在论坛上介绍了创业40年来,企业不断创新,在太阳能广电技术以及小分子制水产业化、硅原料提成领域等十多个领域所取得大量研究成果,并进而介绍企业的创新之源在于回报社会的“浙商之道”。会后,他再三希望组委会转达他对浙江地方政府多年来特别是在今年这个特殊时期给予浙江企业的真心帮助和支持。

新光集团董事长周晓光在听取了黄坤明部长的讲话后,非常激动,在下午的“信心、活力、责任”分论坛上,她真诚表示:艰苦创业的精神将在浙商群体中广为发扬,不断创新的活力将在浙商群体中再度迸发。她同时表示:风险与机遇同在,现在是整合的最好机遇。要做创新型企业、做有准备的企业,积极主动把握发展机遇。

另外,黄坤明部长关于“浙商之道”的阐述在社科界的商帮研究专家中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浙江省社科院原副院长谷迎春,台州市社科联副主席谢绍银、浙江省社科院陈学文教授、宁波大学宁波帮研究中心主任戴光中、温州大学马津龙教授等专家学者在下午的商帮文化论坛上讨论了上午黄坤明部长的讲话,并对浙商之道进行了进一步的概括和阐述。

其他参会代表如浙江产权交易所董事长颜春友、现代联合控股集团董事长章鹏飞,古今建设集团书记李美赞,浙江供销超市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叶耀庭,安吉永艺家具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张加勇,富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朱建德,浙江八里香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牡丹,杭州华海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陆铜华,杭州阳光集团常务副总裁许金甫,浙江良友粮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季惠,宁波三星建筑装饰有限公司总裁海谢再省,铁牛集团副董事长王献忠,上海浙江商会代表陈伟明、江苏浙江商会代表董宗义、广东浙江商会代表杨亦福等都纷纷表示,部长的讲话令人深受鼓舞,“创业创新·浙商之道”高峰论坛的脑力激荡使人进一步理清了思路、明确了方向。论坛活动结束后,他们都将组织本企业员工开展学习和讨论,以此进一步推动企业发展,助力浙江经济的振兴与繁荣。

 

附件2言论及关键词

(言论)

双赢

世界上有四种竞争,一是你死我活,二是我死你活,三是两败俱伤,最后一个可能就是大家都活,也就是合作双赢。选择哪一种,不说也知道。——西子联合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水福

 

信心

在宏观紧缩环境下,有些企业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宽松,尽管很多出口加工性质的小企业倒闭了,但浙江经济本质的支撑点没有松动,浙江真正的经济核心部分没有被伤害,因此我对未来充满信心。——省金融办副主任包纯田

收购

目前我们开始收购一些品牌和销售网络,以前可能要3000万美金才可以进去,而且还不太愿意卖给我们,现在不用1000万美金就可以进去。我觉得一定要牢牢把握眼前的机会整合产业链。——新光集团董事长周晓光

合作

假设你要走得远,最好找一个朋友,一个人走会感觉不安全,那就两三个人一起走,所以我认为走合资合作的道路也是做强的一个方面。这次金融危机对我们来讲是一个很好的警钟,否则,头脑容易发热。——西门子中国区总经理王伟国

【关键词】降低成本

 

挺住就是赢家

 

今年以来,企业成本让不少企业感到“呼吸急促”。对此,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旭昆认为,浙江企业当前围绕降低成本进行创新尤为迫切。

阿里巴巴执行副总裁彭蕾也表示,在困难时刻,企业降低成本无疑是明智的策略。电子商务就是帮助广大企业低成本拓展市场的“过冬棉袄”。目前,全省有50.6%的中小企业用户拥有自己的企业网站,有20.8%的企业正在深度应用电子商务,进行网上采购、洽谈和销售,不仅开拓了市场,还把电子商务应用于客户关系管理、库存管理、财务管理等环节,显著地提升了企业的管理能力和运营效率,降低了企业成本。

 

【关键词】坚守主业

 

不求盲目扩张

 

 “一些企业因资金紧张陷入困境,很大程度上是扩张过快、战线过长所致。”与会代表认为,这固然有银根一度紧缩的因素,但根子还在于这些企业盲目扩张、摊子铺得过大,尤其是热衷跟风投资房地产、股市、IT等行业。

 

西门子中国区总经理王伟国用西门子的成长历程谈了自己的见解。他说,西门子迄今已有162年的历史,虽然涉及的领域很宽泛,但其始终围绕着核心事业——与电有关的制造业运作。在研发上可以说西门子创新意识极强,但投资却很保守。西门子一直坚持找自己核心的、熟悉的东西去做大做强,不会看到其他行业很赚钱就盲目参与,因为西门子懂得自己所要做的只是一个产业的强者。如果多元化扩张不当,反而加大了企业的潜在经营风险。

俞锦方  认准一行,做到最强   “我今年51岁,企业才26岁。10年前,我就说要做百年企业,但不可能在我手上实现,因此我只能为我的百年企业打好基础。这个基础就是认准一行,创新做到行业最强。”俞锦方说,他一直有强烈的危机感,不管是春暖花开,还是天寒地冻,所以现在才能在管道行业保持世界前列。“只要能做到世界最好,哪怕你做大头针也能成功。”俞锦方说。

宗庆后:不能什么钱都想赚   “娃哈哈今年21岁,已经连续10年保持同行销量第一,今年19月份,我们已经完成销售额255.49亿元,增长依然保持30%左右,现金流很好,没有贷款……”宗庆后话音一落,台下一片掌声。

 “我们也没啥绝招,就是一直坚持主业经营,小步快跑。”宗庆后说,企业家心态很重要,不能什么钱都想赚,自己赚钱前要让供应商、经销商先赚。

 

【关键词】拉动内销

 

平衡两种资源

企业的转型升级,不仅体现在产品升级和创新设计上,也体现在企业市场定位的转换上。

浙江大学管理学博士柳洪志认为,浙江是典型的外向型省份,国际经济环境的“风吹草动”与浙江的关联度很大。今年以来,受美国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浙江外贸出口不尽如人意。这就揭示出一个问题:浙江的企业以往过多地倚重国外市场,无形中忽略了家门口的市场。一旦国际市场风云突变,出口受阻,企业就会面临很多困难。如何平衡国际、国内两种资源,随机应变,做到“东方不亮西方亮”,值得企业认真思考。

这方面,金洲集团董事长俞锦方颇有心得。他说,今年前三季度,金洲在原有的主打产品镀锌管出口同比下降近70%的不利局面下,经济效益不降反升。这一方面得益于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开发了升级产品,同时又积极整合国内资源,与中海油开展合作,每年新增10多万吨的高等级钢管订单,内销前景豁然开朗。

 

 

附件3。观点摘要

汪力成  浙商理念的三点转变

 ——从先做大再做强到先做强再做大;从产业链低端走向产业链高端;从单打独斗转型联合抱团

第一,原来一直强调做大做强,现在是否应该考虑先要做强,才能做大。因为做大并不等于做强。对于最近一系列浙江民营企业的倒闭或者是出现风险的案例来看,往往就是可以从更深的一个层次去理解这个问题。所以,从原来一味的做大,要转变要先做强,再做大,再做长。

第二,浙江的民营企业,特别是处于制造业民营企业,绝大多数企业都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所以抗风险的能力非常弱,所以浙江的民营企业,一定要审视自己在行业的价值链和产业链当中的地位,要调整自己的定位,向产业链的上游转化,至少可以从最下游往中段去转,这样获取的价值链会增加,抗风险能力就增强。

第三,浙江的板块经济带来了大量的同质化的竞争,面临这样的状况,浙江的民营企业一定要以如何改变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这个最根本的角度出发,来改变我们的竞争方式,而不是靠拼价格。另外我们以前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都是单打独斗,我认为根据现在的状况,今后更多应该走向合作、联合、抱团,因为竞争的最高形式并不是你死我活,竞争的最高形式就是合作。

最后一点,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现在值得反思的是,原来浙江的企业敢于把握机遇、抓住机遇,很多企业现在发生了危机,从来没有人去考虑,是不是我应该去做的项目,从能不能做,到该不该做这样一种思维方式的改变。企业在做大过程当中,应避免进入多元化陷阱,因为全世界都有一个规律,当一个新兴市场起来的时候,往往企业都进行多元化发展,但是当一个市场开始逐步进入到相对成熟的时候,多元化一定会失败,这个时候你必须要聚焦到最擅长、最核心的业务上去,你才能活得更长,在欧美发达国家500强里面,做多元化发展的企业寥寥无几,但是往往是新兴市场过程,包括以前的日本、韩国、俄罗斯、印度大部分企业都是多元化,不同的时期要有不同的战略。

浙江民营企业,或者是浙江过去成功的要素主要在于勤奋、吃苦耐劳,善于把握机遇、敢为人先和低廉的生产成本;但是未来浙江民营企业,或者是浙商成功的特征一定是一批最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群体和最先于接轨国际,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家群体。

 

宗庆后:“政府要伸手整合小企业形成合力共度难关”

宗庆后表示,浙江的经济是草民经济。“通常情况下,是一个农民把领带做成功了,全村的农民都做领带。最后,规模越来越大,就成为一个产业集群,甚至在全球市场占据大份额。然而,在这个产业集群中,真正上规模的大企业却并不多。”

“中小企业在面对金融危机时,在升级换代方面会有一定困难。”宗庆后称,政府需要伸出有形之手,对小企业进行整合。“我们看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基本都是一些跨国大企业,大部分的小企业都是在给他们做配套。政府应该对企业进行整合,形成新的关系,增加综合实力应对危机。同样,小企业也要舍弃鸡头文化,甘于为大企业做配套。”

 

包纯田 金融危机未伤浙江经济根本

浙江省金融办副主任包纯田在“浙商之道”高峰论坛上“论道”浙江企业信心时指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并没有伤害到浙江的根本。

“在宏观经济不景气的当下,我们依然有理由对浙江的经济充满信心。”包纯田表示,首先是因为金融危机并没有伤害到浙江的根本。“经过多年的努力,浙江已经培育出一批大企业。在面对金融危机时,他们比中小企业更能抵御风险,甚至获得更多发展的机会。这些大企业才是浙江的根本所在,所受到的影响并不大。”

包纯田称,浙企信心得以维持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中国政府积累了庞大的财力和物力。“这些资源足够在特殊阶段,维持国家的稳定。而且,我们的资本在国际上流动,一直处在基本独立的状况下,并没有失控。”

“我建议大部分企业要以静制动,先不要谈扩张和发展。”包纯田表示,生存下来才是关键。“对于被病毒感染了的手,要坚决砍掉,以此保障生命安全。在全球的金融危机下,不要乱动,要保住家底。百分之九十五的企业不适合动,只有百分之五的大企业才有资本动。”

黄巧灵 努力把坏事变好事

 

之前,网络上流言不断,有说他拿了4亿跑了,也有说他卷了20亿。“现在企业为恶劣的环境所困扰,就像我现在被恶毒的谣传围剿,但我们应该努力把坏事变成好事。比如经过网络这么一宣传,宋城的知名度更大了,这可是花几千万广告都买不来的。”

黄巧灵觉得,经济低潮时就会有机会,“不管外面风吹雨打,眼睛多看看,耳朵多听听,说不定就能找到新的跳板。”

 

金良顺  向着太阳的方向跑

 

40周年,精功集团董事长金良顺算得上资深浙商。站在台上眼睛盯着讲稿一字一句念的金良顺不好意思地说:“我文化水平比较低,不擅长发言。”台下还是给予热烈的掌声,他的企业建造了代表目前建筑行业科技含量最高的鸟巢。

 “最近,我们太阳能光电技术、硅原料提成等十多个领域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很快就可以产业化。”金良顺40年来的总结很简单:向着太阳的方向跑,先往山顶跑,不行往前跑,边跑边补充体能。这样企业才能跑得更远。

 

 

附件4 媒体报道情况(截止28日上午)

2008年10月27日,参加高峰论坛的媒体单位23家,其中中央级媒体有10家:新华社浙江分社、人民日报浙江记者站、中央电台(国际台)浙江站、中新社浙江分社、经济日报浙江记者站 、光明日报浙江记者站、中国青年报浙江记者站、中国经济时报浙江记者站、中国经济导报浙江记者、科技日报浙江记者站;省级新闻媒体有7家:浙江日报、钱江晚报、浙江卫视、浙江经视、浙江经济广播电台、浙江在线;地方媒体2家:青年时报、今日早报;香港驻浙媒体4家:香港文汇报、香港大公报、香港商报、凤凰卫视“资本中国”频道。

截止到28日上午,发表新闻稿的媒体如下:

一、中央级媒体:

新华社浙江分社:

 新华网浙江频道1027发表1篇:《我省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活动——创业创新·浙商之道高峰论坛昨举行》

人民日报浙江记者站:

人民网827发表1篇:《知名浙商汇聚杭州   探讨新经济周期应对之策——“创业创新·浙商之道”高峰论坛在杭州举行》

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

中新网827刊登3篇:

1. 上一篇:千名浙商共勉 风险与机遇并存 “创业创新·浙商之道”高峰论坛昨举行
下一篇:浙江省第二届最佳雇主系列评选评选细则

(编辑:zhangwh)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