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会活动文章
分论坛三-产业突围路径探讨
时间:2018-04-16 17:57:18信息来源:点击:667 加入收藏 】【 字体:

分论坛主席(浙商研究会副会长、《东方早报》副社长胡宏伟):我们今天下午的论坛的议题是企业突围路径探讨。我认为这个任何商帮的发展基础,都离不开基本的产业结构。应该说,我们国家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当中,许多存在的一些问题,与我们的产业构架都有密切的关系。面对这样的一个现状,就是产业结构都需要提升,需要有一种创新。这将决定我们企业发展的一个非常大的问题,这也是我们今天下午探讨的主题了,希望大家能够踊跃发言,共同探讨。

    我下面把我们论坛的主席和两位主持人介绍给大家,坐在我身边的这位是我们滨江房产的董事长,也是我们浙江研究会的副会长戚先生,这位是我们今天下午论坛的主持人,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浙江研究会副会长,也是我们浙江省的著名学者,著名经济学家姚先国先生,姚老师旁边的这位女士,也是我们今天下午论坛的主持人,是中央人民电视台《财富故事会》的策划,组委会的副秘书长张杏兰小姐。下面我就把话筒转交给两位主持人。

   

    张小姐:在两位老师面前,我的学识、阅历可能比较浅了,所以,今天我是抱着一个学习的态度跟大家探讨一些问题。可能在接到这个题目之前,我就说,产业突围在今天论坛上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讲。我们先界定一下什么叫突围。我觉得突围有两个概念,我在这个圈子里,我蹦上了一个台阶,这叫突围;我在这个圈子里,我不干了,离开了,都叫突围。我们先说从一到二这个突围,还是说从一到零或者是十到零这样的突围呢?

   

    姚先生:到底是著名的策划,一开始就非常英明的把问题点明了。我想这个今天来得都是我们企业界的高手,这个突围恐怕不是一般突出困境的意义上的突围了。我想这里,可能主要是两方面的意义,一个就是我们是知识经济发展了20多年,十一五期间有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们面临新的目标和困难,特别是现代资源优势的强化,对于沿海地区的重大挑战,以及对于全国都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在这次背景下,在这个市场一体化的背景下,我们的浙商也好,京商也好,儒商也好,这些商帮,他们的地域活动远远不是地域性的,而是是全国性的,甚至是国际化的,所以,这样的背景下,这个突围恐怕还是怎么样突破过去的发展模式,突破过去的增长方式,在创新意义上的突围。这个是我们讲的主要意义了。

    另外一个就是,在这个更具体的方面,是我们的讨论,我们产业结构如何升级,如何来寻求新的发展的空间,尤其在我们国家很多产业的产能过剩,现在产品往国际市场上也遇到很大的阻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样调整产业结构,促成产业的升级,提升我们产业的竞争力,这是我们企业界面临的共同任务。我们几大商帮,应该在这个方面做出表率的作用,因此今天坐在一起,大家探讨问题,把头脑风暴思想交五锋,共商大计,对于我们未来企业的发展一定会有很好的激励的作用。

   

    张小姐:现在我们就是起一个话头,把这个调子定准了,把具体中的实践中的困难,实践中的一些经验,实践中的一些新的模式的创造,可能都会在各位的心里面沉淀了好久,我们需要一个经验的分享空间。今天谁先发言,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一个是展示自己企业的风采,再一个把自己的管理经验,把自己的经营经验,和业界的精英们共同分享。

   

    姚先生:今天唱主角的不是我们两个,我们是敲边鼓的,主要还是企业家谈自己的体会,出高招。我提个建设还是主席先讲吧。

   

    嘉宾:戚总在地产方面,也是浙江最大的房地产公司,备受争议了,但我觉得也是很多值得探索的。

    戚主席:刚才我们《工商早报》的社长刚才介绍了,还有姚院长叫我先发言,那么我先开个头了。我的理解,可能和我们这个张老师、姚院长基本上接近的,有的可能在操作的,并且在整个过程中看到了。刚才我们张老师说出了两个原则,一个是如何做大,这是一个说法;还有一个就是不做的,我为了保持原来行业的机构,我从其他行业超过,可能阶段性的保证我这个行业,在低涡的度过这个难关,这个也是一个做法。姚院长的说法是,如何突破我们的发展模式,如何的创新。

    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是这样的。我是一个管理层的,我的这几年的做法,这几年房产发展也很快,特别是长三角,这几年架构的攀升,多次宏观调控,特别是近几年,我们自己也是从事十多年,也经历了长时期的宏观调控,比方88年的一次,93年一次,97年一次,近期从03年开始,连续不断的宏观调控,对于我们房地产的作用来说,说明我们的政府,无论企业,还是我们的市民,在这一块上都有新招。作为我企业要新招,就是拉长我的产业链,丰富我的产品。

    我跳出行业说,我们小的时候,很多都是国有的饭店,都是一样的。另外,我看这个特色方面的都没有的。这几年,饭店开了是5倍,10倍甚至几十倍,为什么每次到杭州,上海,包括其他的一些城市,我看饭店基本上爆满的,包括我们的中西部,渤海湾,以及南方深圳、广州,基本上,我看只要有一定的特色的饭店,基本上都是客满的。为什么?我认为这也是在做产业突围。它在丰富它的产品。像杭州,基本上原来有粤菜,有上海菜,有本地的杭帮菜,杭帮菜和外地菜结合,我认为这就是拉长我们的行业,跳出我们的行业。

    而我们的房地产行业也是一样的,在早几年的时候,这纯粹就是一个行业,就是一个产品,可能每一个就是一个房产开发,房子都是一模一样的,多层的,五层六层这种模式。那么这几年下来,通过这几年房地产的发展,开发商不断地借鉴国外的建筑,有早期的欧式的,现在还有是新欧式的,不断丰富了我们的产品。所以我们现在整个全国,基本上房地产这一块,处于一种比较供求两旺的态势。三年的宏观调控作用不大,所以我感觉到,政府这几年,也是有序的在土地供应上把握的比较到位,同时开发商在作长、拉长丰富我们的产品的同时,一方面借鉴国内外好的产品,第二在不断地丰富我们自己,就是我们的客户,我们的市民,我们的老百姓,需求的产品,不是原来我老是生产过剩的产品。

    所以,这几年的房地产的量不断的在攀升,但是,需求量还在不断的增加。所以我的理解是,在我们张老师和姚老师的说法,拉长肯定赢。像我自己也在做,像杭州现在在做,近两三年,产值基本上处于第一第二位的,这个就是杭州是这样的。如果排全省来排,可能是前三位,基本上绿城是全国第一,去年是47亿,那么我们是现金是47亿,包括合资的,我们去年是20亿左右。就是现金回笼的,就是合同和产值的,基本上以这两个数字为准的。有的企业可能现金和合同高的,现金高,可能取现金了。

    我们基本上都是这样的,我们自己的产品,有现在是从“西部时代”到“钱塘江时代”了,原来在这个区域,我们没做之前,我们基本上保持在7000到10000,我们现在做的定位的是国际业务,浙江标杆,这是我们联合国环境署和国际公约协会评议,一共是四期,我们去年8月份,今年3月份推,一期二期全部销售,我们是20600,第二期我们是23000多,就是这批人卖给谁?因为在中国的市场中,你本身有很多的产品,可能是模糊不清的,土地下来以后,卖给谁都不清楚。整个一个居住,因为一个居住环境,到了一定阶段,不仅仅是种几树,造段路,配点套了,就是一个环境了。人文环境也是很要紧的。在西方,在欧美,都是这样的。

    所以我自己感觉,有高档的全装修的,我们定位是国际一流,浙江标杆的公寓,我们打造的是十万户来买我一户的,就是浙江的势力,实际上等我们五年前定位的,现在的一个情况是相同的,那么同时也有我们做经济适用房,我们的外江花园,我们有250万多平方,适应蓝领的,价格是在2700,这是高层,小高层是2980,这一批是适应蓝领的。也有中间的,像杭州市最大的一个旧城改造南沙湖小区,通过十多点的开发改造,开发改造基本上已经完成了,那么购买从原来的2000多到现在的10000多。

    现在我讲现在讲这样的例子,就是我认为自己丰富产业链,定好自己每一个购买的人群,不管什么产品,市场还是有的,实际上我也是在创新,不是技术上的创新,就是供应上面的创新了。我先开个头,谢谢各位!

   

    张小姐:姚院长,我感觉我们说突围,肯定遇到了瓶颈,刚才主席说了,他遇到了一个政策上的瓶颈,可能就是说,遇到政策瓶颈的行业很多,今年有三大行业热点:一个是房地产,一个是股票,一个是足球,这三个都是容易遇到政策瓶颈的行业。他说通过延长产业链来突破这个瓶颈,他说的最多的是,珍惜自己的目标受众,用明确的这种产品定位来供给我们的目标受众。我觉得这是一个营销方面的创新,这也是能够突破政策瓶颈的一个做法。

    我不太清楚,您看,就是说在各位的一个企业里面,容易遇到政策瓶颈的行业还有哪些?刚才主席给了我们一个新的这样一个突围方式,那么别的还有什么样的突围方式,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姚先生:刚才戚总讲的,我体会了,不光是拉伸产业链,更多的是细分市场的,明确这个目标定位,然后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企业提供不同的产品。所以,他最高的有20000多一方的,最低的2000多一方的,现在卖的最好的是,就是两头的。

    我们用的是突围两个字,也许对在座的一些企业不一定完全合适。说到突围,肯定是从遇到困难了,被包围了,要突围了。有些企业可能是遇到了瓶颈,可能是市场的竞争,产业扩张过度,有的企业遇到了原材料的涨价,涨的非常的厉害,困难是很多的。

    刚才讲的是政策瓶颈,作为政策,企业我们很难改变的,无非是在不同的政策出台,提供了不同的企业发展的约束条件了。我们每一个企业家,每一个人都是在现有的约束条件下,做最大化的改革。这个约束条件改革了,他可能就要想,原来的路走不通,所以要想新的办法了。实际上,这一约束最后还是表现为市场的约束,需求的约束,或者资源的约束。

   

    张小姐:做外贸的企业也是肯定很类似的。在座我们的企业有做贸易的吗?

    姚先生:我们这里来得很多,我们有做汽车的,像郑州日产的董事长,有做食品的,有做房产的。产业是各种各样的。还有我们来得都是全国的。

    张小姐:我们不要点名了,我们没有讲话的积极性了。我们在不停地说,就是想营造一个说话的氛围。

   

    嘉宾:我是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的律师,这次代表北京产权交易所的顾问参加本次会议的。我觉得这个话题非常有意义。当今社会转型的发展,这个产业的突围,是所有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我理解的产业突围的话,是包含两层意思:一层的话,就是从这个产业入侵到其他的产业去,再一个意思,就是另批蹊径,创造一个新的产业,过度到其他的产业,也就是现在的蓝海战略,也就是避开红海残酷的竞争环境,开拓一个广阔的蓝海战略,开拓一个新的产业领略。

    在这个过程中,我是做法律工作,和企业长期打交道,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的过程中,我们感觉到,产业突围过程中离不开法律,那么现在为什么经济学家也好,企业家也好,都特别喜欢讲法律问题?把很多社会现象都解读成一个法律问题。那么这里主要在于,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这种规则的缺失,这种诚信的缺失,这种法律调整之下,所形成的企业发展的这种法制环境,造成了非常多的问题,阻碍了我们整个经济的发展,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扩大。

    为什么法律问题现在越来越成为广大企业家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呢?我们觉得,现在市场规则体系的建立,它是所有企业的一种现实需求,那么这种法律需求的话,它有宏观的,有微观的,有具体的规则,那么这种需求的话,有整个企业未来的发展,企业的风险防范,企业发生纠纷以后自身权益的维护,那么从这个宏观层面来说,他这个企业的转轨,企业的改制也好,企业整个产业的变化,产业链的重新构建,都要相应的法律制度来规范保障,特别是企业的权益,企业的知识产权,企业的商誉,企业的财产权,以及企业家的个人的人身权利,甚至婚姻权利,继承权利,这一整套体系都会从一个侧面,影响企业的发展。

    企业要寻找新的突围,寻找新的产业的发展,这里面可能很好的运用法律的武器,拓展自己的视野,法律在这个过程中起什么作用呢?首先,可以使这个每一个突围的行为,每一个新的领域的发展,首先要研究它的法律可行性,它的合法性。这个我们跟很多的企业做服务过程中,很多的企业的战略思想非常好,未来的发展思路非常好,但是进入这个领域,会涉及到什么样的问题,国家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政策限制呢,会不会侵犯到其他人的知识产权呢,跟国家的产业发展、产业结构、产业政策是不是相吻合呢?说到底,就是一个合法性问题。

    其实,这个自身的权利,你在突围过程中,你企业的结构,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的这种制度,都会发生很多变化的,包括产权制度,企业的人财务的整个管理。在这个过程当中,自身的选定,现在最突出就是一个知识产权的问题。现在我们很多企业本身没有制订整个知识产权的战略发展的规划,你整个企业现在享有哪些知识产权,你未来的知识产权的定位,你的发展战略,你怎么确定的,你们怎么去保护你的知识产权的,那么一整套体系制度,你们这些制度没有构建好的话,你就不能够增强你的竞争力。

    说到底,企业的竞争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制度的竞争,我们搞企业改革,国有企业退出市场,由民营企业收购。我们北交所在浙江温州搞过几次推介会,为什么要向浙江企业推介国有企业?因为浙江企业的制度合理,有竞争力,而这种竞争力体现在这种机制上面,法律制度就能够帮助提高竞争力,特别是现在《公司法》办法以后,它的一系列的微观制度,包括内部的董事会制度,包括你的这个管理制度,人事制度等等,包括这个公司章程的制订,所有的这些规章制度都能够增强企业发展的竞争力。

    那么,最后一点,就是企业的发展突围的过程中,它的这个法律风险的防范,它这个整个法律这种归置,会遇到什么样的风险,这个风险有形势方面的风险,违反国家行政法律,造成行政责任的风险,有民事责任的风险,这些风险是不是有效的防范呢?那么在这个突围过程,这个法律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我就讲这么一点意见,谢谢各位。

   

    张小姐:这位先生刚才给大家提供了很多的保护性的措施来保护你的企业。你注意到了法律的问题,你的企业才可能在这个规则下这场正常的运作,这里面可能还是回到我们这个企业运营的过程中,如何来突破,就是说这样的一个产业瓶颈。我老是说瓶颈,我觉得瓶颈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不是说你遇到了困难,而是我自我提升。那么,就是说现在每个人都要达到一个新的目标情况下,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不知道我对面的企业家应该怎么称呼,您一定有很多的想法。

    石岩:我算是京商里面充数的。刚才谈到突围的事,我想从几个方面先谈一下。第一,我先讲一个故事,是我前一段参加中国移动的手机增值服务的时候,一个叫中国移动商户的高峰论坛,我作为论坛的主讲,之后他们让我讲讲关于手指的增值服务的问题,特别是有一个手企业谈了手机里面很多的内容,谈到好多的内容我几乎是不太懂,因为我对手机的功能基本上就是两种,一个是接,一个是打,连信息也不会打发。以前一个手机里面有十几个功能的话,我感一直觉很困惑。但他们大谈增值服务的时候,我提出了一个疑问,我对增值服务有不同的意见,认为大家在作增加服务,而不是增值服务。

    对于企业来说,今天谈到突围,我从一个产品点上给大家做一个突围,有关与思想空间上的例子。那么当时,我说大家在做增加,不过是过去30万像素,增加50万,增加80万,现在增加到150万,但实际上,过去是信息,现在是彩信,现在是彩铃。现在的手机上基本有30多种功能,我们平常用的就是那么几种。所以,这方面我们都在盲目的在忙。如果谈蓝海的话,实际上,大多数的企业都在对抗,而不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他们让我说一个手机创造性的思路,那么好,我讲了一个故事:早在半年前,我和一个朋友在一起喝茶的时候,我们两个被我们的想法所激动了,就是我们当时在谈到手机增值服务的时候说了,我们说了,我现在们拿经常着手机照相的时候,基本用不上。我说,如果有一种功能加上去的话,这个手机一定能卖大钱的,什么功能?是在今天在进行国际化会议的时候大家现了吗?经常会有同步翻译,就是说上面的老外无论说什么,这边他带一个耳麦,进来的就是中文。所以,这种同步软件如果把它放到个手机里面,我们拿一个全球通就可以走遍全世界。无论走到哪个过国家,我按纽一按,你随便说,你说西班牙语,到我这里是英文,如果你说韩语,这里都是中文的。无论所有一百个国家,随便,甚至包括跨跨区的地区方言。如果这个手机行的话,就可以一部手机行天下,我们都这把年纪了,还学外语干什么呢?是不是?   

    所以,像这样的一共功能,实际上来说,这叫增值,不这创造,,不是对抗。们不是忙于在多少先象素,少彩铃,多达大幕上,是不是带电脑键盘的。所以像这样的一种对抗性的增加,变成种创造性的增值,这对于一个产品,行业来说,这才是它真正的曙光。

    所说的突破,那么当时我和我的朋友特别激动把这个想法,想了之后我们悄悄的说,小心隔墙有耳,千万不要让别人听到,因为这种创意的话,简直价值千亿。当时我们第二天就找到了一个电话公司,跟电话公司说完之后,把电话公司的老板汗都说下来了。我的天,这个太大了,因为这种手机你不用多卖,你就卖3000块钱到5000块钱,跟其他手机一模一样的价钱的话,那么宣告其他的手机全部退出市场的。无论多便宜,它都是最有价值的。如果我试问一下,有这款手机可以走遍全世界,不用带任何翻译,可以和任意国家同步进行交流的时候,这款手机多要各位老板1万块钱的话,没有问题吧?

    那么,我想这个太好了,我非常高兴,今天有这样的交流。我所以像这种功能,当时我特别的兴奋,找了一家电话公司以后,跟他说了以后,他说太棒了。开始组织人马,进行研发。第二天回来告诉我说,他说,石总,对不起,我们查了所有的资料,发现,十年前日本已经开始了研究了,07年这款手机就要开始上市了。我们的一种想法,我们的一种梦想,人家已经在十年前开始研发了,而且07就要问世了。当时我的想法是,实际上来说,这个案例就是想解释我所理解的蓝海,蓝海实际上是我们今天所做的所有的准备,所瞄准客户所有的准备,不是瞄准他今天的事情,而是瞄准他心灵的方向,而对未来发展消费空间的梦想的把握。

    实际上,我和我的朋友谈的是一种手机的梦想,这种梦想我们很激动,可是人家十年前已经瞄准了这种梦想。我觉得我们企业突围,在心理模式上的突围,不是瞄准消费者今天需求的准备,而是瞄准或者分析寻找消费者心灵方向和未来梦想空间的把握,我觉得这是有可能从心灵上就做好这种突围准备。

    我讲一下文化产业化,我追溯一下2000到一家公司打工,踏歌时候,实际上那个集团基础宾濒临倒闭了。实际上那个,时候,正版的光碟,我们以营销正版光碟而自豪,可能那个时候是老鼠过街,所以基本上没有任何的路了。

     有的时候我们突围的原动力,有可能不是在我们自身的产业里面,有可能是跨行业寻找种战略支点,这种跨行业的战略整合,我们在自己的行业里面,有的时候我们的思维模式过于习惯了,过于坚守了,特别是对于自己成功经验的坚守,往往成为我们自己突围的心灵的屏障,所以我的时候,真的是稍稍敞开来,跨行业思考了以后,往往有可能寻找到更大的能量。

    第三点,就是要借力。我给哈尔滨做一个战略策划的时候,当时政府说我没有钱去做冰雪节,所以我22年的冰雪节一点名也没有。我说我给你一个注意,你要哈药六厂盖中盖的广告片以后挪到你冰雪大世界被背景来拍,它今年几个亿元的广告,这样不用那黑漆漆的破楼道,还有一个气喘吁吁,上六楼不喘气的老头,那个上面,我们花几个亿的每一厘米,每一秒钟都是钱的,所以让一次性的投入,多种产出,这叫跨行业的借力。前面演艺盖中盖的企业品牌,后面的话,冰雪世界的话做背景,老头老太太滑冰、打太极等等。所以整个来说的话,这种跨行业的借力完全可以一分钱不花,可以解决你城市的名片传出你的功能。

    我觉得突破和突围,更多的开始,不是要装模作样的说出一些行业的规矩来,而是要寻找一种心理空间和思维空间的一种叛逆和解放。我觉得就是这样的,这种格局,大胆的可以的话,顺手撵来,把属于我们,不属于我们的资源,为我们所用,我觉得突围应该从这方面思考,谢谢。

   

    张小姐:石先生讲话非常有感想,但是我们今天讲话不分秩序了,今天我们要抢着讲了。

    嘉宾:刚才听了石老师的讲话,我有很多的感受,把自己的理想讲一下,也很简单。因为一个例子,石老师讲的非常经典的例子。因为作为手机来讲,手机是有自己的功能了。这个时候,石老师有一个好的想法,比如把手机中加入翻译的功能,我们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当有这种产品的时候,有这种功能的时候,其实别人也会跟踪了。当别人跟踪的时候,其实它这种功能相当于彩铃、短信的,其实没有任何意义,跟它属于同一类别的,别人跟踪的时候,这又是一种竞争了,这是第一概念。

    第二概念来讲,它本身的意义就是一种功能,这种功能其实没有必要硬加在手机上,这是另一种产品的市场延伸而已,比如说我们市场上需要翻译,许多这种多功能语言的共同,而是另一产品的延伸,根本不是手机功能的延伸。所以,这种延伸是没有应用价值的。同时从这种角度来讲,这种实现的难度,那么当07年实现的时候,我认为这个产品未必有真正的市场价值。从这个角度来讲,我可能谈我所谓的一些突围和看法,这里有一些核心的概念,就是刚才谈到的创新。

    以前我们发现,很多价值的都是产生在实际的产品上面,然后慢慢发现,流通上面有更多的价值,这时我们后来发现一个的情况。某一个产品出厂的时候三块钱,到终端的时候已经卖30块钱了,因为流通产生的价值越来越大,这里有服务。但是产品,然后到流通,其实现在来讲,已经降低到另外一种层次,这里与创新相关的一个概念就是整合。那么有信息、人力,各种资源的整合,而在整合的基础上,核心的概念是,避免竞争的同时又有合作了,然后在谈创新。其实所有的所谓突破的核心概念而言,只是一个简单的创新而已,只不过这种创新要遵循一些合理的思路和原则而已。比如现在谈到,可能是我的想法有一些不同,比如说手机,你加上一个多国语言的翻译功能的话。这种概念,或者这种累加是不是创新。这种创新是不是对我们所谓的产业上的突围有借鉴意义呢?

   

    石岩:我现场做一个非常好的事实,我前一段给中国奇正高峰论坛的时候,给他们讲,我说以这个为本那个为本,以战略、以细节、以团队、以细节,到最后,我说了,我现在告诉你们,现在所有的话,应该是以需求为本,所有的个人设计和个人的准备,和一大堆的全对的话没有任何的意义,听上去全部由道理的话没有任何意义,大家千万记住。只要有的话,它的生动,它的鲜活,它的敢于拼,敢于突破很有意义。为什么创新很难?因为我们永远用我们自己的理论封杀我们自己了。

    我现在现场做一个调研,在座的都是老板,如果这款手机,你可以带着它走遍全世界,它的价值就是5000块钱,和现在的手机一模一样的情况下,你们要不要做这种选择的?要不要?掌声鼓励一下了。我告诉你,从道理和理论上,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千万记住了,需求决定一切。我们所有所有的整个这样的一种理论也好,一种创新也好,最后谁来用,谁来说话?消费说话。房地产卖得好,消费者的需求。

    我刚才没有讲过,什么是蓝海?最简单的一个图形,进行战略选择的时候一个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奥运会打飞碟。打飞碟发出来的时候,你是用枪你瞄准它的现在的飞,还是未来的方向呢?它一定飞碟飞翔的时候,你一定预先判断飞碟的飞行的方向的时候,在前方瞄准它。这个时候,飞碟和你的所有的准备正好在半空中相遇。在这个时候面前,可以这么讲,任何多余的理论没有任何的意义,只有需求说的算。

   

    姚先生:我刚才没有听明白,刚才他的焦点是什么?

    石岩:他认为,这一款手机里面增加这一功能没有意义。

    嘉宾:我来解释一下。第一句话,这里面大家所有人都是做企业的,基本上没有人不懂营销的,大家都清楚一个问题,现在大家讲的比较多的,谈到后期运作的时候,是属于理念的或者理论的一些东西,这是一个概念,但是我们考虑内部的问题,我们谈产业突围的时候,谈所有的东西的时候,不是我以客户为中心,而且如何满足客户了。   

    石岩:这里面不要讲课了,你说一些结论吧。你不要先展开了。

    姚先生:你就是石总讲了一个故事,是想说明讲一个道理。那你的意思是什么?

    嘉宾:我讲一个问题,我的意见,我觉得石老师在以营销的角度考虑整个企业里面的问题,这是我的核心概念。而我认为这是片偏颇的,营销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创新也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创新是一个宏观的问题,而不是单纯方面的营销方面的问题。

    石岩:这是产品研发战略问题,不是一种营销问题,你错了。这是战略问题。这个战略决定所有的对手的灭亡,如果我们小视它的话。

   

    张小姐:我补充一点,在2002年的时候,我们的栏目凝聚了大概全国前100多位的企业家对创新做了一个研讨。有的人说创新是一种改良等等。很难有人说,创新是在我原来的零的基础翻到一百,从没有到有,这叫创新。实际上,每个人对创新都有不同的理解。这里面每个人对创新都有不同的理解,这是基于每个人对企业的操作的实际经验理解的。我们理解的创新,也包括从一到二的是创新,我们鼓励各种各样的创新。

    姚先生:刚才石总讲的这个故事,核心就是要诠释什么叫创意,别人没想到的东西,你想到了,这是创意。第二,这个创意你必须是要与所有人更超前,你用日本人的例子说明了,你结果还是晚了,可能在中国是早的,但是在全世界范围还是晚了,做不成了。第三,创新的方向,这个方向要瞄准需求,瞄准未来的需求,这一点,符合我们今天讲到的,从市场经济本身需求上讲的。第四点,就是这种创新要把它变成现实,必须整合资源,借力等等,这种企业家的功能。我觉得从创意到实现,这个思路是非常清晰的,而且有启发的。我们的王院长也想继续做这方面的讲话了。

   

    王院长:不好意思浪费大家的几分钟的时候。我先说一下自己的认识,理解产业突围这么一个概念,为什么呢?我认为突围是有条件的,突围就是最困难的条件叫做封闭。我老早说过这样一个概念,在一个封闭的环境当中,要想生存,只有突围。而目前我们的社会环境,毫无疑问,不是一个封闭的社会环境,而是一个开放的社会环境。如何在开放的社会环境当中得以生存,请你学会选择。所以我认为,产业突围,倒不如叫做产业选择,更为合理,更为科学。这是我的第一点小小的认识。也就是你做加法,还是做减法,怎么做,在哪里做。因为我们目前的社会环境非常的开放,不突的问题。如果你要突围的话,到不如跟自己经验来一个较量,挑战自我,这也许是突围更重要的方面。

    第二,说到刚才这个创意,日本走在我们前面。不光日本走在我们的前面,处在我们身边的小孩也处在我们大人的前面。所以我曾经提出过一个非常积极的建议,多向我们的孩子学习。为什么?孩子的想象力比我们的丰富。创造力的根本一点来自于我们的想象,而我们被日益增多的这方面的经验,那方面的经验束缚了,所以我们很难突破自己。

    同样,我用这个手机来说,同样不是做广告的。我这个手机是1000来块钱,我们的手机增长了一个功能以后,就可以实现一个产业新的提升。也就是说,通过一个产品,我马上可以在这个产业当中形成一种碰撞,形成一种激荡。

    我这个手机可以演示一下。我这个手机没有这个走遍国际可以翻译的功能,但是可以带来一个方便,就是你的安全的保证。我的手机上面有两个按纽,一个红的,一个绿的。一按红的按纽以后,六秒钟之内就会得到反应,一个电话打进来,请问你需要提供什么紧急帮助?一个绿的按纽按下去以后,一会儿电话打进来,请问您需要提供什么服务?什么概念呢?就是我的红色的按纽一按以后,在的背后有一个巨大的平台,包括120,包括110,包括119,而且我一按以后,在这个背后,它的监控的平台能够看出是谁在按这个按纽,是谁在发出求救信号。这给我们的求助者提供了救助过程中时间的最大化。

    有人就说,现在这个手机,如果我发生了心脏病的话,如果发生其他疾病的话,我打120行不行?  如果你心脏病发作的话,你拨120那个号码你也许拨不准,即使你拨通了以后,对方问你是谁,你也已经不会说话了。这款手机就是在你买收集的以后,你侧一个网络,在这个网络上有你原始资料的登陆,你叫什么名字,住在哪里,年龄多少岁,然后你有什么疾病。所以,你按了一个按纽以后,后台直接可以看出这个人是80岁还是60岁,有什么疾病。他按了红色按纽以后,肯定是有紧急的情况呼救,我就能做出判断,这是第一。

    第二,你子女的手机同步都显示了这个信息,你的父亲或者你的母亲发出了这样一个求救信号,你子女都知道了。第三,就是你的物业管理,他们在第一时间,得到了后台监控人员传出的一个呼救的信息。所以,通过多点对一个求助对象这样的一种帮助,到现在为止大概救了30个人的生命,效果非常好。

    第二,这个绿键一按以后,比如说我现在需要一瓶汇源的果汁,送到哪里,他马上会问我,我告诉他以后,他把这个信息分配给后台的服务商,告诉你,人民大会堂最近的服务商是谁,请你赶快送一瓶果汁给谁,就是这么的简单。同样是一个手机,我们增加了这样的一种创意,增加了这样一种功能。所以,我现在在做一个项目的策划,就是说怎么样把我们企业家,怎样把我们技术专家研发的产品,以最快的速度推向市场,所以现在做的就是网络化的销售系统,是中国最大的,可以走向世界的。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的一些想法,怎么样把它落地,把一些科技的成果,怎么样提高到社会学的层面,从更高的层面来看市场的走向和发展模式,这是第一个想法。

     第二个,前两天曾培炎副总理到杭州,调研我们杭州的服务业在全国有什么样的地位以及发展的可能性。当时,我就说了一个概念,我们的3T要成为中国家政服务业的沃尔玛,马上要向前推进,而且要定一个全球化发展的战略架构。这个为什么?因为没有人能够离得开家政服务。我们杭州的家政服务也是做得非常不错的,我们把这个试点经验做成功以后,马上可以复制,推向全世界。所以,马上下去进行这方面的合作。

    还有,就是关于中国怎么样解决能源危机的问题,突破能源瓶颈的问题,我们的新能源如何浮出水面,走向市场等等。在这样项目当中,我的兴趣所在,我觉得始终是看到了一个巨大的市场,而且这个市场不仅仅是经济的市场,更重要的是,在中国在改革开放到现在一个路径当中,出现了一大批勇于探索的,勇于实践的,而是有能力探索,有能力实践的一批企业家,哲学家,社会学家,思想家这样的一种要素的组合。所以,将来的社会我认为,很难区别到底是谁得天下,最重要的是考验我们的民族素养问题,所以我就讲这么一点不成熟的想法,谢谢大家!

   

    嘉宾:我是绍兴恒久集团的。今天谈的话,我不是要谈我们恒久集团,我想从大家比较熟悉的话题开始。前一段时间,大家都看到了《乔家大院》,大家看完了以后,讲到了大院,还有张家大院,王家大院,好多京商大院文化的话,看了看他们的大院遗址,可以知道,过去在一个村里面,都是一个老农民,在村里面,我要想过的日子比别人好一点,他就想办法,想什么办法呢?磨豆腐。把豆子变成豆腐以后,在村里卖。在这个村里,他的生活就比别人好一点了。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从他做豆腐又变成做酒,就变成了现在传统的白酒,做酒的过程中,因为后面做酒了,认识一些人,就开始倒换茶叶,从南方的茶叶,福建的茶叶倒换到北方,然后把北方的皮毛再倒换到南方。这是第三步。

    第四步,都干什么了?他后面不倒换茶叶了,不倒换皮毛了,然后这些人都开了钱庄了,就是我们现在的银行了。整个过程,我们脑子里面就琢磨这个事。这些人,按照我们现在的说法,从农业到工业,到商业,从产品的升级换代上能看出来了。再一个,从物流,从食品赚钱,到后面用钱赚钱,现在用人民币赚钱的,就是开银行了。所以我感觉,经商,它为什么要规划好?关键的这些掌柜的观念相当灵活的,是他的观念的创新。我认为今天讨论的主题,是观念的创新的话,是产业突围的一个最有效的途径了,也是一个事业的话,要想做大做强做久,永远的生存下去,一个最重要的方面。所以,这个人的话,就是创新,我认为是一个最重要,观念的创新。当然这个观念的创新,也不能想得太远,你想得太远了,想得不切合实际,也是不可以的。所以,创新要结合市场的需求,结合你的能力,你能办成这个事,这才是最好的。我就谈这些,谢谢大家!

   

    嘉宾:整天要开成通讯争执会议了,因为我也是搞通讯的,我们也做很长时间了,有十多年的时间了,大概从军用交换机到110系统,一直在这一方面。那么从后来转到民用品以后,我们也的确感觉。所以,今题的议题我很有体会,就是作为企业,实际上今天讲的突围,我觉得更合适的说,是企业发展过程当中一种居安思危的行动。有的企业为什么做得很好的时候突然倒下了?我想大家都很清楚,实际上这里面很多管理学界有很多的理论。我自己的体会,我觉得讲到这个突围问题,我觉得我们过去大家都在讲讲,要把企业做大做强,实际上现在的社会,包括西方社会,更崇尚一种,我们国家,包括一些成功的企业,实际上是,发展的思路不是做大做强,而是首先做细,做精,做细我们刚才讲了很多了,做精实际上就是专业化。

    我有很多体会,跟我们行业没有关系的,我不懂餐饮,但是我对餐饮有深刻的体会。就是过去我们大家都在杭州,大家知道有什么花中城,大饭店等等,但是你有没有发现,越来越多的人不在喜欢到这些饭店吃饭了,可能不知道的人会去。我们是很烦的,到那边去好象集体开大会一样,这是发现人民水准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它的需求发生了变化了。这个变化,对杭州这样的消费城市,它已经对这个美食结构变为细分化了,变成专业化了,我们更多的人是想吃一种菜,某一个菜又要在某一种环境里面吃,就是这个饮食文化已经转成了一种文化,不但是菜系,而且加上了文化。所以,这些餐饮业的竞争,我们已经注意到,它已经分到非常的细分化了。

    同样是增值业务,刚才说到的,也是大家都是在做加法的,我们最近也有很多的东西出来了。我先谈一个我们自己一个很大的体会,我们公司在1998年的时候推出了一个产品。当时一个很不经意的过程当中。因为当时是中国电信刚刚建了移动网,云南召开世博会,当时要有一个保障的设施。正好我们接受中国电信的定单,就做了一辆的GMS的全系统的保障车,这辆车做的时候没有注意到,但是后面,发现这个是全世界第一辆的GMS全系统的移动车。从这一天开始,我们这一产业部就开始发展了,逐步发展到现在一个单独的产业,变成了一个特种通讯车公司。现在这个局面是,这个公司现在占了中国移动65%的市场份额,占了中国联通86%市场份额,并且刚刚首次突破,我们开始成功的和华为通信联合把这个品牌打到了海外。我们最近出口到泰国电信,出口到了阿尔及利亚。因为过去这些果断的设施全部没有出口的,全部是进口的,甚至有些国家,美国是在禁运的。

    然后我们在谈一个资本市场进入以后,有一个很也意思的例子,就是摩托罗拉的亚太地区的一个前执行总裁,他是一个投资者。他跟我讲,这个项目在我们摩托罗拉只是一个开始,我们做了很长的时间,我们发现没有这个。他太太就是当时就是主持这个项目部门的。结果,你们慢慢把它变成一种细分产业,变成了一种产业,这个是我很吃惊的。所以,我觉得很多事情,当然我们不是原本照抄的,刚刚这位杨总也讲了,就是要看什么样的时机了。

    比方说,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当时,他曾经向朱镕基建言,中国的海防警察应该配备这种系统。当时朱总理就讲了,这个我们中国不需要。但是现在的中国事实是什么?我们大家都知道,中国刚刚推出国家突发事件的安全处置办法,不要说海防警察,就连政府部门也有这样需求了。很多政府部门很清楚的,我的指挥系统,我的办公系统要更加的全方位的给我一个转化。这样给这个产业带来了逐步的兴起。国外随着整个通信网络发展的提供的可能性,国外的这种需求也可以增加。而过去这种需求,因为没有基础的需求,只能作为供应商自己的一种业务了。你像现在我们的解放军部队也在用这个了。还有一种新的趋势,今新的提供商,比如说阿尔及利亚要在一年之内建立一个全国的GMS网络,它有什么办法?大家讨论了以后,就是用一个最快的办法,就是先用所有的175辆移动通讯车,把全国各大网点连接起来,50公里一个,等发展以后,再把这些网点全部的撤离,它的投资也不会收回。所以我们感觉,这种细分化的市场,实际上非常窄的市场,一种新颖市场,是我们企业发展的今后的方向了。

    我们从餐饮谈到了科技通讯产品,再一个谈到增值业务,我们有很多的增值业务,大家都在讲用什么样的业务?我想,所有的业务提供商,都想提供一个门槛比较高的,一下子能够垄断的。这些多少想想比较容易,但是做真的很累。实际上,这里有没有机会呢?我觉得有机会的,像刚才说的翻译机,我觉得是很好的,不管日本有没有做出来,是不是只有这样一个翻译机呢?不是的,我觉得这是层出不穷的。所以,随着我们社会的发展,人们需求的提高,它的整个供应链就会延展了,增值业务服务就是这样一个供应链延展的过程当中发展起来的。

    我们最近刚刚推出一个增值业务,这个业务推出的同时就先申请了专利保护。我想大家都知道,就是现在的电子支付卡,我们所有的银行都发了这种卡了,我们的很多的公共汽车,什么IC卡之类的,每个人都也的。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特别是小额支付卡,但是有一个难题都没有解决,这些这张卡,你每次付钱的时候,你们怎么去充值呢?只能到银行充。我们最近刚刚用了一种很新的技术,可以用手机直接向这个卡充的。我们已经解决了所有的难题。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用的,但是我们调查了很多,我们浙江省农业银行跟我们提出来了,我们帮你发这个小额支付卡,但是有一个条件,要求保护期两年了,就是我们农业银行独家使用。我说我们不敢,但是我们已经预先申请了专利,然后最近正在和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谈这个问题。

    第二,我刚刚这个几个例子,就是我自身的例子。接下来我们刚刚5月17号在中国广东移动发了一个新的业务,就是我们过去都想到就是越快越好,电子对电子,有一张照片马上可以传到你的手机上。但是有没有想过,大家有一种更加缺乏亲情的,能够留点什么东西的东西。所以我们想到了,把现代的电子媒体和传统的明信片技术结合在一起。所以这个方案,最早我们广东移动做了大量的调查,很多广东的民工,很多大学生非常喜欢,他说我发发短信,一个发会家里,家里没有的;第二个,我同学之间有个留恋的,我希望有一个纸张的东西,所以我们提出了一个口号,就是“我的贺卡,我作主”,什么意思?我今天派一张照片,我发一个号到全国统一服务台,马上这个贺卡三天之内就可以发到你的家里面的。这是一种新的活动,我们在所有的大学生调查,从东北黑龙江,到上海、浙江到广州,四个省的大学生调查,  拥护率达到最低56%,最高的67%,刚刚推出的这项业务。所以,整个增值业务的服务,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这种过程就为我们企业的所谓战略的突围也好,所谓居安思危也好,所谓创新也好,带来了无穷的商机,谢谢!

   

    张小姐:我有一个问题,就是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注重结果这样的陈述,我们做成了什么。实际上,我们在过程中,如何判断预测到有这样的市场?是什么样的契机让你认识到,大学生对通信类的名片情有独钟,然后你认识到了,是什么样的对话使你认识到了?是先有这样的判断,还是先有了产品,抓住了你不知道的机会,你发现的?就是这样一个你要回答的问题。

   嘉宾:这个问题,最早是我和浙江移动的老总我们两个人在一起讨论的,讨论的结果这个项目是枪毙。这个项目在英国是去年推出了这个项目,我们谁都不敢下去了,因为这个项目跟一般的增值业务不一样,需要投大量的资金,建立打印中心等等。但是我们当时看了以后,有反对的意见很简单,一句话就是把我否定了。英国人的确是绅士,注重这种需要纸张的东西,需要文字性的东西,需要留有一点纪念意义的东西,但是中国现在需要越先进越好,你这个有点过时的东西。所以当时这个论据信不过,所以项目有了,我们也不敢作。同时,我们也调查了一个,曾经有一个公司,在三年以前想做这个项目而没有做成的公司。后来,我们研究了这两个,一个是英国的项目,它的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第二个是,三年以前做得人又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

    我们发现了这样一个情况:第一,三年以前,我们的所有的彩信基础的技术支撑不了。第二,我们从英国这里得到了启发,既然你是亲情类的,但是我们注意到,我们从民工的亲情发现,他有带回去非常的困难,因为他的家里很可能没有这个打印机,也没有电脑。而中国,特别是在广东地区,有大量的民工存在,他们很想把自己的近况让家里人知道。这个我们委托广东移动在东莞地区做了市场分析,这个分析做下来,很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就是民工的拥护率非常高,只是他们担心不会发这个,所以我们大量的技术手段上,就是考虑到怎么样用户体验简单。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把这个手段简化再简化了,争取像发彩信一样简单。所以,现在这个方案和整个的模式,我们也申请了专利,像刚才的北京律师谈的,我们是一边发展的业务,一边用法律保护我们的模式了。

   

    张小姐:我们这边的企业没有发言,是企业不想突围,还是说你们有很多经验,很难有一两句话说清楚的。

    嘉宾:我来讲好了,我是来自台湾的,我是经营法国贸易半成品的。今天我能够来学习,很荣幸。我觉得刚才讲的,如果一个企业怎样突围的,包括我们小的企业,还是一定要突围。我们从事的企业有十几年了,从台湾来到中国大陆打拼,但是经过这几年来讲,我觉得中国大陆土地很好赚钱,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以后,目前他也还是有能力的。跟我们的企业来讲,这一方面能不能,自己来讲还是要突破,突破里面,把我们以前旧的观念,各方面来讲,来慢慢来改良。刚才我们建筑界的老总讲了,比如房子是2000块一平米的木地板,反正从国外的产品,有德国日本等等,他们都很赚钱,我们没有想这么多。但是目前面临的是国外的竞争,本身自己的获利利润降下来以后,我们怎么样突破我们自己的产业,去提升观念的利益,所以我们在中国大陆里面,慢慢把我们的自己的经验,回去吸收一下,来改良,把国外卖给我们的高端产品,用自己的脑筋改良,争取我们自己的利润。

    我们企业老是说,说我们都是一样的,在这方面很封闭的,要慢慢的突破上来。我觉得中国大陆里面有很多的产品,我们进行改良以后,确实会达到我们国际的水平,包括我们自己产品本身,因为我们所做的东西是,它这个东西里面的产品全部从国外进口的,因为这个产品的全部从格外进口。但是这种东西,在中国大陆里面,并不是没有,有,但是达不到目标,所以我们跟国外学习经验,包括我们自己的经验,后面来改良,能够达到他们的要求的目标。因为一般来讲,我们国外买的产品,它的利润有三四倍了,我们国内的东西,有些产品在国外不能竞争,就是我们没有处理好。其实我们中国大陆里面的很多的产品,有的外国人讲,你们中国人非常非常聪明,但是不去好好研究自己产品,突出去的时候能不到打破世界水平。

    他们讲,我们走出去以后公平竞争的,他们只是把这个数量做起来就好了,我觉得我们不想看到这样的,所以像我们中国人,要走出过门,你们怎么发展,但是你不懂得钱怎么赚回来的。所以,我们要多从这方面学习突破来讲,把我们自己的事业慢慢调整,有所突破,谢谢!

   

    张小姐:这位先生从自己产品的改良的角度,提升自己企业的发展,这位先生怎么称呼?您对这方面有什么经验给大家讲讲。

    嘉宾:不好意思,我坐这里还要我发言。我想想,今天这个论坛的题目很有意思。以前老是看到这个企业战略,讲创新,好象听多了,肯定腻了,我们有了新鲜词叫产业突围。我刚才听了两个教授说的,可能有一点疑惑了。

    刚才王教授讲,产业发展的问题。创新的话,我们讲企业战略,一个是叫企业产业选择问题,创新怎么样定位?你的定位,你到底选择什么样的行业,适合做什么,可能这个对你有利的。但是我觉得,实际上,没有破产的行业,只有破产的企业,就像这个矿泉水一样,我们原来没有喝这个水,就是喝饮料的,后来发现这个饮料越喝越渴,娃哈哈发现了,还是这个水最解渴了,所以有了矿泉水。所以,现在这个行业越来越大了。但是像这种矿泉水,你发现这个时间长了,它会污染的,现在又有企业来做,就是用石墨,用那种过滤,我发现这个也是一个产业了。所以,我觉得水这个行业里面,很多文章可以做的。你只要往这个产业深下去的话,肯定有机会的。比如这个纯净水,过了两个月,肯定有细菌滋生出来的,如果这里面加一些氧分子的话,可能又会产生一个新的企业了。

    所以,我刚才听了王教授讲的,要向小孩子学习,我觉得这个很也道理。我是搞银行积蓄的,我发现这样一个行业,有一个产业是一个南京初中生想出来的道理。我们中国人到银行去排队,都不文明的,都是拥挤在柜台的前面,人家要输密码的,什么都被你看到的了。银行里拉了一个一米线,也是起不到效果的。后面,这个小学生发现了用一个传感器,用一个感应式的,用一个电子发音的。人家在那里办业务,你再走进去的话,它的机器自动发音的,叫你退出一米线,你不退出的话,你感觉自己都没有面子了,这个一起机器在叫的。这个小学生做出来的产品,我们大人反而想不到了。这个产品一做出来,那个小学生申请了专利,现在很多企业都做这个产品了。

    所以,我觉得产业突围的话,一个是你这个企业在这个行业做的好了,像上次我们浙江一个集团,他是饮料行业的,他没有和娃哈哈这样的巨头竞争的,他想转到能源,这个也是一个思路,因为经济越发展,能源可能越紧张了。

    第二,如果你还是认准这个思路的话,你这个行业一直做下去的话,不停的

(编辑:zhangwh)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